鸛雀樓運城人稱為“鸛雀”,故名“云棲樓”,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筑。鸛雀樓位于位于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山西省運城市人以鸛雀樓為自豪。鸛雀樓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鸛雀樓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筑。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云棲樓”。古城緊靠黃河,有一種食魚鳥類經(jīng)常成群棲息于高樓之上,此水鳥似鶴,但頂不丹,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人們稱其為“鸛雀”,故“云棲樓”又稱“鸛雀樓”。
鸛雀樓為四檐三層的仿唐式建筑,樓體況高73.9米,座南朝北,本依黃河水,南枕中條山,遠可眺舜都遺址,近可瞰黃河之水天上而來。鸛雀樓是黃河文化的標志和象征。
鸛雀樓始建于北周時期,大約在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將軍宇文護建造,為一座軍事戍樓,鸛雀樓建成后,經(jīng)唐歷宋,到金章宗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樓還屹立如故,唐河中府錄事李逵所書的“鸛雀樓”匾額尚存,元初(公元1222年)毀于戰(zhàn)火,元王惲登鸛雀樓記云:“至元壬申三月,由御史里行來官晉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遂獲登樓址,徒倚盤桓,逸情云上,雖杰觀偉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風煙之勝,不殊于往古。是當元初樓已就毀。”明初時,其故基猶存,后因黃河泛濫,故址淹沒,致使樓毀景失。人們干脆以蒲州西城樓當作“鸛雀樓”,登臨作賦者不絕。清初詩人尚登岸寫道:“河山偏只愛人游,長挽羲輪泛夕流。千里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西城樓也實在是“盛名難卻,其實難符”。數(shù)百年來,鸛雀樓給無數(shù)游人空留下無限遺憾。
據(jù)傳歷史上的鸛雀樓后被元兵燒毀,成為國人一憾。2002年10月,在各界人士關心下,鸛雀樓得以復建落成。復建的鸛雀樓為目前國內(nèi)惟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畫藝術的仿唐建筑,達到了“修舊如舊”的藝術效果。
以鸛雀樓主體為中心的鸛雀樓景區(qū)分四個游覽區(qū):一是名樓游覽區(qū),包括門殿、鸛影湖、唐韻廣場;二是黃河風情游覽區(qū),包括蒲州風情園、黃河風情園、柳園;三是山水游覽區(qū),包括蒼山自然景觀園、吉祥如意湖、鸛雀園;四是康樂游覽區(qū),包括蒲津康樂園、唐風馬球場、日潭戲水園等人文自然景觀。
鸛雀樓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地理位置優(yōu)勢、風景秀麗,唐宋時期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詩因樓作,樓因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