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故宮內(nèi)廷西六宮之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宮,因嘉靖皇帝的生父興獻(xiàn)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啟祥宮,清代晚期改稱太極殿。清代曾多次修葺。
太極殿原為二進(jìn)院,清后期改修長春宮時,將太極殿后殿辟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廈,并與長春宮及其東西配殿以轉(zhuǎn)角游廊相連,形成迴廊,東西耳房各開一間為通道,使太極殿與長春宮連接成相互貫通的四進(jìn)院。
太極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后出廊。外檐繪蘇式彩畫,門窗飾萬字錦底團(tuán)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室內(nèi)飾石膏堆塑五福捧壽紋天花,系清末民初時所改。明間與東西次間分別以花梨木透雕萬字錦地花卉欄桿罩與球紋錦地鳳鳥落地罩相隔,正中設(shè)地屏寶座。殿前有高大的祥鳳萬壽紋琉璃屏門,與東西配殿組成一個寬敞的庭院。
后殿為體元殿,黃琉璃瓦硬山頂,面闊5間,前后明間開門。后檐接抱廈3間,為長春宮戲臺。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慶慈禧五十壽辰,曾在此演戲達(dá)半月之久。明萬歷年間,乾清、坤寧兩宮火災(zāi),神宗朱翊鈞曾暫居啟祥宮。遜帝溥儀出宮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極殿。
太極殿,現(xiàn)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