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村又名雉山村,地處交通要道羊棧嶺南側。黟縣盧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黟縣北部,盧村古民居群為清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著志誠堂、思齊堂、思成堂等宅院,其中聞名遐邇的“木雕樓”為徽派木雕藝術的極品,由當時主人雇用兩位工匠花20年時間精雕細刻而成,被譽為“徽州木雕第一樓”。
盧村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為官者很多。北宋太平興國時期,盧儲位至吏部尚書,文筆極佳,宋太宗譽其:“修飾潤色,獻納論思,極一時之妙選,為儒者之至榮”;盧麟官至南宋紹興年間左丞相,兼兵部侍郎;盧臣忠為北宋進士,歷任顯要,南宋高宗特贈諫議大夫,稱贊他“介潔不群,端靜有守,自居言責,達于聞聽”…… 盧村靠山臨水,村西小溪名下門溪,村東小溪稱前街溪,至村南匯合而成豐棧河。村東民宅依溪而建,臨水一側多挑出,建有敞廊,別有一番情趣。一級級青石抬階,一座座小木橋,使人感覺身處山村,卻又似在水鄉(xiāng)。村口有石橋,名駟車橋,始建于宋。橋的命名,是由于宋代盧村出了一位顯赫的人物盧臣忠。古人認為,駟馬高車,非顯貴者不得乘坐。盧村人以“駟車”命名橋是為了顯示盧氏家族的高貴。村中有一水圳,是人工修筑的溝渠,它從村西的下門溪橫穿村中,在村中呈彎曲蜿蜒狀,使水圳碧水淙淙,更顯活潑,由村東頭出,接上前街溪。
。盧村木雕樓又稱七家里民居群,由七家古民居組成,盧村木雕樓享有中國木雕第一樓之譽。木雕樓是盧氏三十三代傳人盧邦燮于清道光年間所建。盧邦燮早年經(jīng)商,家富百萬,后轉入仕途,累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志誠堂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精致優(yōu)美,取材既熱鬧喜慶,又樸實優(yōu)美,既是主人真實情趣的反映,又是古代民俗生活勞作的再現(xiàn)。
盧村木雕樓群的主樓為志誠堂,圍繞著它還有幾座精美的樓屋,分別是思濟堂、思成堂、思羲堂、玻璃廳等。樓內的木雕采用了混雕、線雕、隱雕、剔雕、透雕等各種技藝,折射出古代藝人、工匠嫻熟的技巧、超凡的智慧、深厚的文化積淀。
走進志誠堂,所能看見的門、窗、檐、梁、垂替、雀替等,無一不是構思精巧的木雕構成,令人嘆為觀止。其左右各有八扇蓮花門,門的眉板、胸板、腰板、裙板全由木刻雕飾,特別是裙板上選雕的圖案,如太公釣魚、蘇武牧羊、太白醉酒、羲之戲鵝、淵明陶飲,八仙過海、竹林七賢、唐師奶儒、二十四孝等等,均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史實、典故、傳說、佳話,幾乎可以涵蓋展現(xiàn)中國5千年的文明史了。
志誠堂坐北朝南,臨水而建,前有廊式拱門,兩端過弄墻有題額。東西正面為“東啟長春”、“西辟延秋”,背面為“鐘奇”、“毓秀”。大門內是庭院,兩側有偏廳,門楣各題“挹爽”、“延輝”。偏廳矮墻上有兩幅磚石雕刻巧妙組合成的透窗。透窗的中部為石雕構件,雕琢草龍祥云圖案,其四周全為磚雕構件圍護。廳堂正門門首是青石貼墻門枋,整個雕刻圖案威武莊嚴、雄壯華貴。上層是四只石雕夔龍圖案,中間兩只作昂首前躍狀,兩側的夔龍則斜身作盤動狀,構圖十分活潑。中間是一幅長軸式吉祥圖,自西往東依次雕刻著荷托蓮花、鴛鴦戲水、鳳鳴牡丹、松鶴延年、喜鵲登場,分別寓意為“連(蓮)多生子”、“夫婦合、“寶貴長”、“年壽高”、“喜事多”。戰(zhàn)事圖的雕刻,富有時代特色。盧邦燮經(jīng)歷了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兩次重大的歷史事件,甚至他本人也可能直接參與了戰(zhàn)爭。戰(zhàn)事圖反映的有水戰(zhàn)、有山地戰(zhàn)、有陣地戰(zhàn),雕刻工藝精細人微,景物逼真,人物生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門枋圖案的中心是人物,共有十八個人物形態(tài)。主人公居中,極盡瀟灑之態(tài),兩側則是扛羅傘、拿戰(zhàn)旗的文武官員,同樣是盧邦燮社會地位的真實反映。人物兩邊分別配有松柏長青和喜鵲登梅圖案。另外,志誠堂中還有《九老仙鹿圖》、《竹林七賢圖》、八仙、蘇武牧羊、羲之戲鵝、太公釣魚、伯牙彈琴、太白醉酒等雕刻圖案。雕刻技法采用淺雕、深雕、鏤空雕等多種類型,深雕多達六七個層次。志承堂雕刻技藝精湛,圖案栩栩如生,簡直就是一座雕刻藝術的博物館,折射出古代徽州藝人嫻熟的技巧和超凡的智慧。
思濟堂又叫官廳,非常大氣,并且與宏村的承志堂的建筑風格十分相似。據(jù)說承志堂還是仿官廳而建,因為官廳比它早建50多年。玻璃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房主盧百萬經(jīng)商時出使德國,后來就按照德國的風格建了這所宅子,大家看,這里的玻璃也是從遙遠的德國進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