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故城遺址自漢代起就是絲綢之路天山以北地區(qū)的重要軍政中心和古代交通樞紐。唐代北庭都護府的組織機構(gòu)和官員設置,都護府所在地庭州即如今的北庭故城,庭州下轄的金滿縣即如今的吉木薩爾縣。
北庭故城位于天山北麓,與天山南麓的高昌、交河故城,在歷史上同屬車師國、高昌王國和回鶻高昌國,就好像后院與前院。中間隔了座天山,北庭故城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約1公里。城池布局受唐長安城影響,分為內(nèi)外兩城。內(nèi)外城墻都有馬面、敵臺、角樓和城門。外城北門還有甕城,城外環(huán)繞護城河。繁盛時的北庭城,官署衙區(qū)主要在內(nèi)城,普通老百姓生活在外城,分為生活區(qū)和商業(yè)區(qū)。
北庭故城是古代西域的著名城池。兩漢時,天山以南交河一帶(吐魯番地區(qū))成為車師前國,天山以北金滿城(吉木薩爾)一帶成為車師后國。唐代發(fā)展成為天山北麓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曾有重兵駐守。景龍二年(708年)在這里設置北庭大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以西、喀爾巴什湖以東以南直至里海附近廣大地區(qū),縱橫數(shù)千里。九世紀中期高昌回鶻王國建立后,北庭為其政治中心之一(陪都、夏都)。元代設別失八里行尚書省、宣慰司、元帥府。15世紀前期毀于戰(zhàn)火。
北庭故城南枕天山,北望草原,為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jīng)之地。從這里向西可以到達中亞楚河流域的碎葉,南越天山各個谷道可與焉耆、高昌、伊吾相連,進入塔里木盆地或河西走廊,向北是游牧民族的中心之一金山(今阿爾泰山),東北則通往漠北的回鶻可汗牙帳。如此四通八達,使北庭成為北疆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貿(mào)易中轉(zhuǎn)站。
外城
外城始建于唐代初年,后經(jīng)兩次修補,周長4596米。南、北、西三面城垣尚存,墻基殘寬 5~8米,高3~5米,城垛(馬面)處高10米,厚7米,均系夯土筑成。夯層平整堅實,厚約7厘米。四角原有角樓,西北角臺基東西長25米,南北寬23米,殘高約11.5米。護城壕寬30~40米,深2~3米。
北城城門保存尚好,門寬8米,甕城的格局仍在。甕城外側(cè)又有一近似長方形的小城,為軍事防御設施,俗稱羊馬城。外城城墻都系夯土版筑而成,夯層直接建于原生土上。夯層平整、堅硬結(jié)實,厚5~7厘米,局部厚達10厘米以上。
內(nèi)城
內(nèi)城位于外城中部偏東北,約建于高昌回鶻時期,內(nèi)城分兩重,第一重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00米;第二重邊長各400米,內(nèi)城周長約3千米,基寬3~4米,殘高約2米。城墻均系夯筑,夯層建于原生土上,平夯,無夯窩,夯層厚10~15厘米,個別厚達20厘米左右。
內(nèi)城北、西墻城門遺跡尚存。北門寬5.5~6米,左右臺基有對稱排叉樁槽,原為過梁式木構(gòu)門洞。城墻外現(xiàn)存馬面14個,間距50~70米。東、西墻中部各有敵臺一座,東南、西北、西南角樓殘基尚存,城壕寬10~30米,深1~3米。內(nèi)城的里外兩重城墻,其結(jié)構(gòu)與外面相同,高度較外城池堅固險要。
今天的北庭故城遺址,論氣勢比不上高昌故城,論奇詭比不上交河故城,帶給人的更多是劫灰落盡的蒼涼。而城西的西大寺,卻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北庭回鶻西寺遺寶,唐代后期,回鶻西遷,北庭成為高昌回鶻的陪都,回鶻西遷后改信佛教,在北庭城西建筑了一處王家寺院,因其位處城西,故稱西寺。
20世紀80年代,社科院考古所曾對北庭西大寺進行搶救性發(fā)掘,清理出部分配殿和佛窟,1988年,西大寺連同北庭故城遺址一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北庭故城遺址被批準為首批全國23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近年來,北庭故城遺址累計投入保護資金2億元,西大寺保護大棚、北庭故城遺址保護圍欄、城墻加固、監(jiān)測預警……,各種保護項目次第展開。2012年,北庭故城成為絲路天山北坡廊道唯一一處“申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