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故城滎位于鄭州西北20多公里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滎陽故城的城垣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西北角城墻三折,東北角為曲尺形。現(xiàn)在除東城墻被河水沖毀外,其他三面城墻基本上都保存完整,斷斷續(xù)續(xù)依然在望。北依邙嶺,山北為黃河,東面是歷史上的滎澤和鴻溝(戰(zhàn)國魏古運河),南面是索須河。
滎陽故城城垣的規(guī)模較大,西墻2016米,有3處缺口,南墻2012米,有兩處缺口,應為城門位置。其中一處似有甕城。東墻1860米,北墻1283米,中間也有拐折,周長7171米。若加上曲折和拐角部分,整個城周長不少于7.5公里。北城墻東到釣魚臺村拐向地與古城村城墻相接。東墻已被濟水泛濫沖沒,僅存東北,東南兩個拐角。故城府南北長約2200米,東西寬約1500米。長約7000余米。殘存城墻最高處20米,上寬10米,基寬30米。城墻系版筑而成,層次分明,夯窩清晰。西城墻有3處缺口、當為城門遺跡、滎陽,因位于滎澤西岸滎水之陽而得名。其中西墻南段的城墻仍高達11.6米。城墻上窄下寬呈梯形,西墻南段頂寬16.5米,底寬24米。城墻系版筑夯土墻,細密堅實,夯窩明顯,夯層清楚,每層厚7-13厘米不等。城墻上一排排板筑夾棍眼痕跡,清晰可見,底部建在生土層上。
滎陽故城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是韓國的重要城邑,交通樞紐、軍事戰(zhàn)略要地。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治滎陽。又于隞山置“隞倉”。秦漢之際,在滎陽又發(fā)生了多年的楚漢之戰(zhàn)。特別是公元前203年,項羽圍劉邦于滎陽城內。其后楚漢“隔澗對語”,“以鴻溝中分天下”。西漢時降為縣,屬河南郡。
經調查發(fā)現(xiàn),在城內中北部有夯土臺基,在城東北角有制陶作坊和糧倉,在陶器上有“廩”、“滎陽廩”、“滎陽廩陶”等戳記銘文。南部是居民區(qū),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水管等以及簋、盆、罐等陶器,也有鐵器出土。在滎陽城西墻外,有漢代設置的河南郡第一冶鐵作坊,有完整的冶煉和鑄造工藝系統(tǒng),鑄造出大批高質量的鐵器,反映了我國漢代的冶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