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圣是誰?中國國畫藝術(shù)領(lǐng)域只有一個唐代的畫圣吳道子。素有“吳帶當風(fēng)”的美譽,他的人物繪畫更是“冠絕于世”。擅畫佛道人物,遠師南朝梁張僧繇,近學(xué)張孝師,筆跡磊落,勢狀雄峻,生動而有立體感。吳道子是中國第一大畫家,被畫工尊稱為祖師爺,畫史尊稱畫圣。在我國古代藝術(shù)史上,被稱為“圣”的人共有三位:書圣是晉代的王羲之;詩圣是杜甫;最后一位就是畫圣了,即唐朝的吳道子。
吳道子簡介
吳道子約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唐高宗時期),今河南禹州人,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吳道子在繪畫藝術(shù)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刻意求新,勇于創(chuàng)作。
少年時孤苦窮困,隨書法大家張旭、賀知章學(xué)習(xí)書法,后發(fā)奮改攻繪畫,漸漸掌握了繪畫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學(xué),年未弱冠之時,已“窮丹青之妙”。
畫圣吳道子入宮作畫
由于吳道子在畫壇上有些名氣,公元713年左右,即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長安,入內(nèi)供奉,充任內(nèi)教博士,并命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后官至“寧王友”。吳道子入內(nèi)供奉之后,多在宮中作畫,有時也隨從玄宗巡游各地。一次,他隨駕去東都洛陽,會見了將軍裴旻和書法家張旭,三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絕技:裴旻善于舞劍,當即舞劍一曲;張旭長于草書,揮毫潑墨,作書壁;吳道子也奮筆作畫,“俄頃而就,有若神助”。
公元725(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東封泰山,吳道子陪同前往。事后還至潞州(今山西長治),車駕過金橋,御路“曲折縈轉(zhuǎn)”。玄宗見數(shù)千里間“旗鮮潔,羽衛(wèi)整肅”,心中非常興奮,對左右侍從說:“張說言‘勒兵三十萬,旌旗千里間,陜右上黨,至于太原’。真才子也。”左右皆呼萬歲。于是召來吳道子、韋無忝、陳閎等,命他們?nèi)斯餐L制《金橋圖》。陳閎主畫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馬,韋無忝主畫狗馬、騾驢、牛羊等動物之類,而橋梁、山水、車輿、人物、草樹、雁鳥、器仗、帷幕等主題部分則由吳道子主畫。《金橋圖》繪成后,“時謂三絕”。
公元742—755(天寶年間),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橫生,遂命吳道子乘驛傳赴嘉陵江去寫生。到了嘉陵江,吳道子漫游江上,縱目遠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過,當時的體會與感受,便深深銘記在心上,并沒有繪制一張草圖。當吳道子游覽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長安,玄宗問他繪畫的情況時,他回答說:“臣無粉本,并記在心。”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繪畫。吳道子不是將嘉陵江山水表面羅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 一壑引人入勝的境界,即把這一帶的山川壯麗優(yōu)美與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揮筆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風(fēng)光躍然紙上,玄宗看了嘖嘖稱贊。在此之前,大畫家李將軍(思訓(xùn))擅長山水畫,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畫嘉陵江山水,雖然畫得也十分奇妙,但卻“數(shù)月方畢”,不如吳道玄畫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頗為感慨地說:“李思訓(xùn)數(shù)月之功,吳道玄一日之跡,皆極其妙也。”可見吳道子畫技高超,筆法嫻熟。吳道子不僅善于畫山水畫,畫動物也頗能傳神。他在大同殿上曾畫了五條龍,“麟甲飛動,每欲大雨,即生煙霧”,真是生龍活現(xiàn)。
吳道子開創(chuàng)蘭葉描,用筆講究起伏變化,和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他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處于一種高度興奮與緊張狀態(tài),很有點表現(xiàn)主義的味道。他用狀如蘭葉或莼菜條的筆法表現(xiàn)衣褶,圓轉(zhuǎn)而有飄舉之勢,北宋郭若虛在其《圖畫見聞志》中稱之“吳帶當風(fēng)”。他又以焦墨勾線,薄施淡彩,世謂之“吳裝”。他通過墨線的肥瘦抑揚,表現(xiàn)出物象的運動感和量感,為白描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因其筆法流轉(zhuǎn)洗練,筆才一二,象已應(yīng)焉,后人將他與張僧繇合稱“疏體”代表畫家,以區(qū)別于顧愷之和陸探微勁緊聯(lián)綿的“密體”。
自開元以后,寺觀壁畫多流行“吳家樣”。至五代兩宋,吳道子的繼承者代不乏人,如高益、高文進、武宗元。同代人學(xué)吳道子者,以盧楞伽著稱。盧楞伽為中唐道釋畫家,又作盧棱伽,長安人,畫風(fēng)似吳道子,善作佛畫經(jīng)變。安史之亂時,隨玄宗入蜀,乾元年間(758~760),在成都大圣慈寺畫行道僧圖,將長安畫風(fēng)帶入蜀地。同代的楊庭光,善道釋、鬼神、人物,旁工雜畫、山水,皆極其妙,開元中與吳道子齊名,頗得其體,而筆力不減吳生。
約公元759年左右(唐肅宗時期),吳道子病死于路上,位于今天四川境內(nèi)。
吳道子代表作品
畫圣吳道子代表作品有《天王送子圖》、《金橋圖》、《八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薩》、《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圖》、《地獄變相》、《鬼伯》等。現(xiàn)存壁畫真跡有《云行雨施》、《萬國咸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