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頌》卷,隋人書,紙本,章草書,縱21.2cm,橫127.8cm。
《出師頌》釋文。
本幅無款。鑒藏印記有22方,計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馱”,唐邵王李約“約”和“邵約之印”,唐中書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鈐兩處);宋高宗“紹”、“興”(聯(lián)珠印)、宋內(nèi)府“書印”(半印)和“內(nèi)府秘書之印”;明以前人之“蓑笠軒印”、“歷代永寶”、“劉氏中守”、“劉完私印”、“安元忠印”及二印文不辨之印;清安岐“儀周珍藏”,清內(nèi)府“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諸璽。
后紙宋米友仁跋:“右出師頌,隋賢書,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審定。”右下鈐“監(jiān)書畫博士印”。左鑒藏印記6方,計有:“物”(半印)、“□軒”、“□□山牧”、“古希天子”、“壽”及一印文不辨印。右鑒藏印6方,為“安儀周家珍藏”、“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鑒賞”、“無逸齋精鑒璽”。
引首篆書“晉墨”兩字及花押“伍”,押上鈐“御府圖書”,據(jù)押和印,前人定為宋高宗書,實為明人仿寫。另有清內(nèi)府鑒藏印“太上皇帝”、“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寧壽宮續(xù)入石渠寶笈”。左上乾隆癸巳(三十八年,1773年)御題一段。
前隔水鑒藏印有:明王世懋“瑯琊王敬美氏收藏圖書”,清安岐“安”、“儀周鑒堂”,清內(nèi)府“八徵耄念之寶”。后隔水乾隆戊辰(十三年,1748年)御題一段,下鈐“乾”、“隆”印,另有清安岐鑒藏印“麓邨”。
此本見于著錄的有: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吳其貞《吳氏書畫記》、孫鑛《書畫跋跋續(xù)》、清·顧復《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吳升《大觀錄》、《石渠寶笈續(xù)編·寧壽宮》、阮元《石渠隨筆》、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倪濤《六藝之一錄》等書。刻入《三希堂法帖》。
根據(jù)著錄書及鑒藏印記,此本稱為“紹興本”《出師頌》,據(jù)米友仁跋,多定為隋賢書,也有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寫,乃至唐人作。流傳情況大致是:唐代經(jīng)太平公主、李約、王涯先后鑒藏;南宋紹興年間入內(nèi)府;明歸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內(nèi)府;民國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儀以賞賜溥杰的名義攜出宮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間不彰60余年;2003年由拍賣公司征得,故宮博物院以巨資購回。
《出師頌》作為流傳有緒的章草墨跡曾留存有兩本,一為此“紹興本”,一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內(nèi)府,有宋徽宗標題“征西司馬索靖書”及“宣和”瓢印,一般定為西晉索靖書,也有認為是梁·蕭子云書,經(jīng)北宋《宣和書譜》、明·文嘉《鈐山堂書畫記》、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等書著錄。其流傳情況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內(nèi)府,明代似從嚴嵩家輾轉(zhuǎn)入文彭手,后售于項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戲鴻堂帖》,王肯堂《潑墨齋帖》亦曾摹刻,今僅存法帖拓本。
紹興本《出師頌》本無名款,后人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作,或謂隋賢或唐人書,并無定論。從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約、王涯等人鑒藏印看,書寫不會晚于初唐。據(jù)宋·米友仁跋定為“隋賢書”當較可信。此書屬較典型的早期章草書體,“蠶頭鳳尾”帶有隸書遺痕,“銀鉤蠆尾”具草書特征,整體書風規(guī)整而不失變化,勁健中見自然飛動之勢,古樸又典雅,是六朝以來創(chuàng)立規(guī)范章草的傳統(tǒng)體貌,唯稍增飄逸之勢,與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體大致相近。故定為隋人書是合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