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張大千喜歡荷花,愛畫荷花,一生畫過無數(shù)荷花,張大千畫過朱荷、粉荷、黃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畫過風荷、晴荷、雨荷、秋荷;畫過沒骨荷、工筆荷、寫意荷等。尤其是張大千晚年畫荷作品,其畫筆大多是沒骨、寫意或潑墨潑彩,格新韻古,且依舊是恪守他一以貫之的強調(diào)物理、物情、物態(tài)。他以“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喻荷,盛贊其高潔。每當花開時節(jié),大千都要四處賞花、寫生,在居住的庭園內(nèi),通常要開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環(huán)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幾只大缸養(yǎng)滿荷花。
張大千荷花圖特點
張大千畫荷花圖早期是學八大山人。其次是受到石濤花卉對他的影響,尤其是淺絳法的花卉,或許更深,皆是運用石濤這種先用水墨,再罩花青、赭石的方法。他筆下的荷花形態(tài)各異,或正、倚、俯、仰,或靜、動、離、合,或大、小、殘、雅,在風、晴、雨、露中展現(xiàn)各種姿態(tài)。
張大千荷花圖特點:畫荷花需用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畫荷花的干,用篆書;葉,是隸書;瓣,則是楷書。
一、 師古期:關(guān)于張大千畫荷的師承問題,他在《四十年回顧展自序》中說道:“予乃效八大為墨荷”。由此可知,他畫荷最初學八大山人,年齡在二十一、二歲。通過他二十多歲至三十多歲畫荷作品,可以看出還臨摹過陳白陽、徐青藤、石濤、陳老蓮、新羅山人等,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韻”,取石濤之“氣”,溶石濤,八大于一體。對于氣韻問題,張大千說:“畫荷,最易也最難,易者是容易入手,難者是難得神韻;
二、 集古期:張大千自三十多歲至六十歲左右的荷花作品風格多樣,富于變化。他在八大、石濤的基礎(chǔ)之上,吸收了宋代繪畫的特點,使筆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態(tài)。鉤金荷花富麗堂皇,沒骨荷花清妍秀麗,寫意荷花水墨淋漓。這一時期張大千畫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荷花的花瓣上采用復筆點綴的方法,起提神醒目之作用。在這一時期,張大千特別注意畫與書法之間的關(guān)系。他說:“畫荷需要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字寫不好,荷也畫不好。”還說:“畫荷花的干子要用篆書,葉子則是隸書,瓣子就是楷書,水草則用早書。畫荷需用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張大千一再提到的水草,倒是鑒定張大千畫荷作品真跡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張大千畫水草要依據(jù)重心所在,用草書方法畫幾筆水草,凡水草無層次、無力度的,皆為贗品。
三、 化古期:自張大千六十歲左右到八十五歲期間,是他畫荷的第二次大變革時期。他首創(chuàng)的潑彩、潑墨彩藝術(shù)不僅為山水畫開辟了新紀元,也為畫荷開辟了新的境地,為充分表現(xiàn)超出荷花本身的屬性提供了條件,反之,畫荷又使?jié)娔仕囆g(shù)闡發(fā)無余。潑墨彩荷花作品的出現(xiàn)也是“化古為已”的標志。此期,張大千的一些荷花畫雖近抽象,但有具象為基礎(chǔ),仍不失法度,有別古人,有別西畫。他也認為超越了古人,如七十七歲作餓《鉤金紅蓮》中題“自抒胸意,不襲前人;無人無我,無古無今”;在八十四歲作的《雨荷》中題:“此亦前賢所未經(jīng)拈者”;八十四歲作的《紅妝照水》中題:“擬徐崇嗣沒骨法為之,南田而后無有效之者”。口氣之大,近乎狂妄。對此,張大千在八十四歲作的《鉤金紅蓮》中題道:“墨落一時手不住,任譏老子做狂徒。”如果有人說他狂,他將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