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膺擅長畫松、竹、梅、蘭及小品,主張繪畫創(chuàng)作應直接向生活學習,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立的風格。李方膺的畫風如其為人性格,落墨雄肆渾厚,沉著痛快,用筆橫涂豎抹,脫略恣縱,以氣勢勝。樣子收藏網(wǎng)介紹他的國畫墨梅圖。
國畫《墨梅圖》
李方膺墨梅圖軸款題:“十日廚煙斷米炊,古梅幾筆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飯,滿肚春風總不饑。乾隆十有九年十月寫于金陵借園。李方膺。”鈐印“夢中之夢”、“換米糊口”、“膺”、“梅花手段”、“小窗風雨”等。鑒藏印鈐“楚珍”。乾隆十九年為1754年。李方膺罷官后以賣畫為生,生活貧苦,畫中的題詩反映了他忍饑作畫的樂觀精神。
古人畫梅,或千花萬蕊,或枯枝疏朵,梅樹大多枝干虬曲,搖曵多姿。李方膺最愛畫梅,曾題畫梅詩云:“寫梅未必合時宜,莫怪花前落墨遲。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從觸目橫斜的千萬朵梅花中,畫家捕捉最使人賞心悅目的兩三枝,經(jīng)過藝術構思,創(chuàng)造出比天然的梅花更為完美的藝術形象,以少勝多,令人回味無窮。鄭板橋對此大加贊揚。
圖中的折枝梅花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征,梅枝“豪氣橫行”,梅花圓潤瀟灑,暗香疏影,別有一番孤高冷峻的風度。李方膺好友袁枚評價其梅稱:“傲骨郁作梅樹根,奇才散作梅樹花”,一語點明了他形成這一風格的緣由。李方膺愛梅成癖,故有“平生知己”之印,以畫梅自喻其憨直、倔強、滿懷正氣之個性,“孤干長招天地風,香心不死冰霜下”,袁枚的話可謂知己之言。
李方膺(音yīng)(1695—1755年),字虬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江蘇南通人。曾以父蔭出任山東樂安、蘭山,安徽合肥等地縣令。為官清正,為民著想,因不肯隨上級俯仰而被誣罷官。寄居南京項氏借園,常往來于揚州,賣畫為生。
清代李方膺繪,紙本,墨筆,縱125.6cm,橫42.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