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吳之璠傳世之作不多,四川博物館藏吳之璠村豎牧牛筆筒是其主要代表作之一。筆筒高13.3厘米,口徑8厘米。刻一牧童放牧晚歸,斗笠忽為風吹揚,遂起立牛背,奮臂前伸欲抓而未能及。牧童鬢發(fā)衣衫,在晚風中飄動。老牛鼻繩搭在背上,昂首發(fā)蹄而前。無論是牧童頑皮之情,還是老牛極得水草之飽,日夕將歸之致,都刻劃得淋漓盡致。就此景而言,宋人畫本中并不鮮見,而吳之璠移之刻竹,不啻是藝術(shù)再創(chuàng)作。如牛嘴角眼拗之皺折,面?zhèn)入[現(xiàn)之頰頜,列如櫛比之角棱,雖然是在極為有限的淺浮雕上鐫刻,也層次分明,極有透視深度。至于頦底腹下之毛以斜刃刮出,回拂之尾又絲絲以立鋒刻成,其刀法意趣,非畫家筆墨所,能至。
清康熙雍正兩朝勵精圖治,國泰民安,人們開始追求高格調(diào)的生活,尤其是文人們對自己案頭用具十分講究。作為輔助文具的筆筒,不能不受到文人們審美情趣的影響。這一時期的竹雕藝術(shù)燦爛輝煌,吳之璠是其中翹楚。
吳之璠,字魯珍,號東海道人,康熙年間人。他在學習朱三松竹雕技法的同時,又借鑒北魏石刻中的淺浮雕技法,獨創(chuàng)薄地陽文竹雕技法。《竹人錄》云其“所制薄地陽文,最為工絕。”乾隆40年,乾隆皇帝得到吳之璠刻黃楊木筆筒一件,愛不釋手,賦詩稱贊說:“刻竹由來稱魯珍,藏鋒寫像看傳神。”可見吳之璠在當時已有極高的藝術(sh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