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以門神最為知名。門神年畫在綿竹年畫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四川各地貼門神成風,大門、堂屋門、睡房門,乃至廚房門、糧倉門、牛圈、豬舍門“逢門必貼”,一年一換。門神題材一般左邊為秦瓊、右邊為尉遲恭。
威武門神年畫驅妖魔
綿竹年畫中最具代表性、產量最高、銷路最廣的,則屬門神無疑。事實上,綿竹也一直是以門神為主的年畫產地,綿竹人舊時習慣稱年畫為“門神”,正體現出門神在年畫中的地位。門神分武門神和文門神兩大類。武門神最著名的,是秦軍、胡帥,也就是執(zhí)鞭、锏的尉遲恭和秦瓊,造型有執(zhí)鞭锏對舞、抱鞭锏對立等多種;此外還有“立刀、立錘”(持大刀、立錘對立)、御前侍衛(wèi)(頂盔披甲,外罩繡袍,手握金瓜對立)等。傳說武門神可以驅妖降魔,所以造型皆威武勇猛,用色也強烈鮮艷。但就在這一色壯士之中,也有穆桂英、梁紅玉這樣溫柔又英武的女性武門神,折射出綿竹人對愛國英雄的崇敬。文門神則取迎祥納福、加官進祿之意,故多為天官和狀元,有“鹿鶴同春”“如意加官”“令旗狀元”等造型。
在春節(jié)濃郁的年俗里,家家戶戶似乎都少不了一對威風凜凜的門神。大年三十,掃除辭歲,天將擦黑的時候,熬上一碗香糊,給樸素的大門,貼上色彩熱烈奔放的門神,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如今,守著這個習俗的人反而成了少數派。
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綿竹年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tǒng)。早在宋代,綿竹年畫就已聞名川西;至明代,其影響力更進一步擴展至陜西等地。
到綿竹年畫的頂峰期,卻是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這一時期,由于外部市場競爭激烈,綿竹年畫的各家作坊皆注重題材創(chuàng)新和細致分工,還聯手成立了年畫行會“伏羲會”,一方面規(guī)范各作坊的生產,一方面通過評議機制確保并提升綿竹年畫的質量,拓展綿竹年畫的題材、風格。“伏羲會”每年都要辦會兩次,其中正月十六作坊老板的會,每次請客都多達五六十桌,足見其景況之盛。而對各作坊來講,“伏羲會”舉辦的會簡直就是一個年畫競技場,各作坊的年畫都要擺在一起進行評議,并決出優(yōu)劣,這無疑也在客觀上為綿竹年畫注入了持續(xù)發(fā)展的活力。
綿竹年畫名聲響了,紛至沓來的商販“裹銀來市易畫,仲冬接踵城南,購運者遍于五道百五十余里”(《綿竹縣志》),真是好一番壯麗景象!商販們將綿竹年畫遠銷各地,在刺激了年畫產量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綿竹年畫的繁榮和發(fā)展。據統(tǒng)計,處于輝煌期的綿竹年畫,全縣城、鄉(xiāng)共有年畫作坊三百多家,遍布城區(qū)及西南、板橋、孝德、清道、新市、遵道、拱星等鄉(xiāng),其中以城關最為集中,共有作坊近百家,云集了絕大部分有名的畫師和刻版師,出現了“興發(fā)號”“云鶴齋”“胡藝號”等多家老字號。
這些作坊每年生產門神一千二百多萬份,畫條二百萬份以上,不僅在四川各地銷售,而且還大量遠銷至云南、貴州、湖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甚至越過國界進入越南、緬甸、印度。
處于乾隆、嘉慶年間輝煌期的綿竹年畫曾經異彩紛呈。由于綿竹年畫以手工彩繪為特點,雖然圖案相同,但是不同的藝人做出來的成品,效果卻各有差異,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當時“伏羲會”所實施的評議機制,讓綿竹年畫不僅出現了多個流派,更促進了各流派之間的競爭,從而讓各年畫作坊極盡所能發(fā)揮其長,留下了很多精品。城關老字號“興發(fā)號”的門神五彩鮮艷,衣折清晰,眉目生動;“云鶴齋”的年畫畫樣多,享有盛譽;清道鄉(xiāng)“曾發(fā)皓”、“何云發(fā)”的清水大袍自成一派;遵道鄉(xiāng)的仕女娃娃戲風格獨特;“肖華金”專出斗方樣張,有“肖斗方”之稱——正可謂百花斗妍,姿態(tài)搖曳。
不過,遭遇了清末至民國年間的衰落,綿竹年畫的流派如今已大為萎縮。現在,綿竹年畫因風格和工藝細節(jié)的不同,只是略分了南、北兩派,也稱南路和北路——北路剛勁,南路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