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寺石窟是十六國時期開鑿的早期石窟雕塑群,有泥塑,彩塑和石窟雕塑,位于甘肅省肅南張掖市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區(qū)的臨松山中,1996年11月,馬蹄寺石窟群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蹄寺石窟群為東晉敦煌名士郭瑀隱居講學時開創(chuàng)。十六國時期,北涼王沮渠蒙遜“素奉大法,志在弘通”,大力發(fā)展佛教,開鑿了馬蹄寺千佛洞部分洞窟及金塔寺石窟。
石窟群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余處窟龕。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guī)模龐大;金塔寺中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nèi)所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個天洞,上下5層21窟,寶塔形排列,內(nèi)有佛殿,外有回廊,共開內(nèi)外窟龕達49孔之多,造型奇特。北魏晚期,受中原文化影響,部分洞窟重修。此后,隋唐、西夏、元、明、清各代相繼續(xù)修,尤以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兩次修葺規(guī)模最大。馬蹄寺石窟群由南、北二馬蹄寺、金塔寺、千佛洞和上、中、下觀音洞等7個小石窟群組成,保存有洞窟37個、各種塑像500余身、壁畫1200平方米。
馬蹄寺分為南、北兩寺,南寺名勝光寺,北寺名普光寺。南寺窟少而多浮雕石塔。北寺石窟眾多,達30多個,以3號和7號窟最為宏大。
觀音洞佛像雕塑
金塔寺東窟彩塑
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