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王朱棟是朱元璋第23子,明成祖朱棣同胞兄弟。朱棟死后朱棣不勝哀痛,輟朝十余日,詔有司治喪葬如禮,賜弟謚號為靖,故稱郢靖王。王妃郭氏主動自盡殉葬。郢靖王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2件用作“魂瓶”的是元青花瓷
郢靖王墓建有紅城墻一百二十七丈,大殿七間,各類廂房三十座,地面建筑十分宏偉。由于墓葬文物價值連城,郢靖王墓一直是盜墓賊覬覦的對象。自一九九九年以來,該墓連續(xù)七次被炸盜未遂,盜洞最深達八米,其中二次炸穿地宮頂,地宮受損嚴重,墓室內(nèi)文物保護環(huán)境遭到極大破壞。為此,二00五年十二月初,湖北省文物局決定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在左、右耳室里有6副腐朽的棺材,左耳室和右耳室各有3副,棺木的頭部均向著中室,殉葬者的尸體已經(jīng)腐爛,骨頭已經(jīng)鈣化,只留下殉葬者的頭骨和牙齒,據(jù)此判斷,殉葬者的年齡都很小。在耳室里,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了6個瓷瓶和一些金銀器,金銀器均為殉葬者所佩戴的裝飾品,主要有金簪、銀簪、銀花和金耳環(huán),由此看出殉葬者是6位女子,在殉葬者的頭骨下面還發(fā)現(xiàn)了金珠和瑪瑙,應(yīng)該是入葬時含在口中的。人死后為什么要用活人殉葬,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考察了我國歷代人殉制度:
用活人殉葬亦稱人殉,它是中國古代葬禮中的一種陋習(xí),是階級與階級之間的對抗產(chǎn)物,也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宗教行為。用活人殉葬作為一種制度最早始于夏代,在商代曾達到頂峰。殷周王室盛行,殉葬人數(shù)多至數(shù)百,不僅包括服侍過該王的女性,還有青年男子。秦繆公死時,殉葬人數(shù)多達一百七十七人。
春秋時期,奴隸制走向崩潰,人殉的做法越來越受到抨擊,人殉現(xiàn)象逐漸減少,晉國大夫魏武子有一愛妾。魏武子初患病時曾囑咐兒子魏顆,他死后一定把妾嫁出去,但他病重時又對魏顆說“讓該妾殉葬”。但魏武子死后,魏顆還是把父妾嫁出去了。并說:“他病重時頭腦糊涂,我還是按他理智時的吩咐辦”。但
后來取而代之的是,以泥木人形的制品殉葬。
到了秦王朝人殉習(xí)俗又開始了,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又逼迫沒有生子的宮女全部殉葬,生子的宮女可以嫁人。而且將建造陵墓的工匠全部封閉在墓內(nèi),當(dāng)初被害者“計以萬數(shù)”。秦的一系列暴政導(dǎo)致了秦王朝的覆滅,使得后來的統(tǒng)治者也從中接受了一些政訓(xùn)。從漢朝到元朝,人殉制度基本上被廢止了。
然而,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又明目張膽地復(fù)興人殉制度。他的被封為秦王的次子死時,由他降旨準(zhǔn)以二名王妃殉葬。
朱元璋本人死時,更以四十六名妃嬪、宮女殉葬。其中只有二人先于皇帝病故,其余的四十四名都是治喪時勒令集體而死。
成祖朱棣死時。以三十多名妃嬪、宮女殉葬。
仁宗朱高熾死時。用六名妃嬪、宮女殉葬。
宣宗朱瞻基死時。用十名妃嬪、宮女殉葬。
據(jù)《中國全史》載:當(dāng)時新皇帝一上臺,便為死去的老皇帝圈定殉葬的妃嬪、宮女。名單一經(jīng)宣布,宮內(nèi)的人首先要向殉葬者“道賀”。接著殉葬者含悲忍痛地梳妝打扮一番,在指定的殿閣中參加一次宴席飽飲一餐后被引入堂中,這時主持此事的皇帝來到堂中與他們辭別。此時堂上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就死的工具,殉葬者哭聲慘絕,聲震殿閣,但只能就范別無生路。宦官迫使她們登上小木床,梁上垂下來的繩索蕩然,殉葬者把頭伸進繩圈中,宦官撤去其床,便一個個形同長頸之雉,掙扎、氣絕,然后再裝斂入棺從葬。這就是當(dāng)初野蠻的人殉習(xí)俗
宣宗有個叫郭愛的妃子,很有文才,入宮不到一個月就被指定殉葬,死前,她萬般憤懣地寫下一首絕命詞:“修短有數(shù)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這是當(dāng)時對殘酷的人殉制度的血淚控訴!
明朝的人殉之制貫徹了五朝,在明英宗死時中斷,此后未再實行。
1464年(天順八年),英宗朱祁鎮(zhèn)臨終前特召皇太子牛玉至榻前,下遺詔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復(fù)為”。這份草擬的遺詔交到文臣手中潤色,李賢等覽詔激勵而嘆:“止殉,真盛德事,度越千古矣!”
《明史.英宗后紀》中贊道:“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從此,后嗣皇帝未敢再遵太祖之制,最終廢止了慘無人道的人殉制度。
清代也有殉葬習(xí)俗,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他們死后都曾使用過人殉習(xí)俗,到了圣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又發(fā)布了禁止貴族以奴仆殉葬之令,并從清皇室率先廢止。從此,中國未再出現(xiàn)人殉之事。
郢靖王墓元青花瓷魂瓶見證明代殉葬制度
來源: 瀏覽 3344 次
更多關(guān)于 郢靖王墓元青花瓷魂瓶見證明代殉葬制度 的信息
民間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