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是中國河南中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文化民俗表演,流行于中原地區(qū)民間春節(jié)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抬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shù)為一身的民間大型造型舞蹈。
抬閣,每當節(jié)日或有重大活動時,即以“出歌”來歡慶。 經(jīng)過2000多年的演化,“臺歌”經(jīng)歷了“抬歌”、“抬閣”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一種完美的傳統(tǒng)民間文藝表演形式。
“抬閣”的民俗傳承
【中國抬閣之鄉(xiāng)~殷都區(qū)曲溝鎮(zhèn)】曲溝鎮(zhèn)位于河南安陽市西12公里處,是經(jīng)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抬閣之鄉(xiāng)。據(jù)記載,抬閣是當年曲溝(那時候還叫干戈溝)人民為答謝孔子“化干戈為玉帛”且贈地名曲溝,所以在孔子離開時,村民以“抬歌”相送。用一張桌子抬著一個在鮮花中站立的歌手,邊走邊唱,把孔子送出很遠很遠。以此來表示人們對孔子的敬仰和感激。
抬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08年,山西省萬榮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萬榮抬閣)”
河北省廊坊市個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葛漁城重閣會)”
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寬城背桿)”
河北省隆堯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隆堯縣澤畔抬閣)”
山西省清徐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清徐徐溝背鐵棍)”
山西省代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峨口撓閣)”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土默特左旗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腦閣)”
江蘇省金壇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金壇抬閣)”
浙江省浦江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浦江迎會)”
安徽省壽縣、臨泉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肘閣抬閣)”
四川省興文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大壩高裝)”
四川省江油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青林口高抬戲)”
甘肅省莊浪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
青海省湟中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湟中縣千戶營高臺)”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隆德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隆德縣高臺)”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周村區(qū)聯(lián)合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周村芯子)”
山東省章丘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章丘芯子)”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霍童鐵枝)”
福建省福鼎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福鼎沙埕鐵枝)”
福建省屏南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屏南雙溪鐵枝)”
廣東省中山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南朗崖口飄色)”
廣東省臺山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臺山浮石飄色)”
廣東省吳川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吳川飄色)”
廣東省陸河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河田高景)”
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民俗項目類別,序號994。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參與申報的“抬閣(宜章夜故事)”
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參與申報的“抬閣(長樂故事會)”
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擴展)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民俗項目類別。
2006年,浙江省天臺縣的抬閣列為臺州市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
“華夏一奇”“抬閣”民間藝術(shù)表演
來源: 瀏覽 3266 次
更多關(guān)于 “華夏一奇”“抬閣”民間藝術(shù)表演 的信息
民間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