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尖是山西運城附近的傳統(tǒng)小吃,剔尖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山西四大面食之一,是山西人日常的主食。
剔尖又稱撥魚、剔撥股,是發(fā)源于山西運城、晉中等地,流行于晉、蒙、陜、冀等地的一種傳統(tǒng)面食。剔尖的家庭制法兩種(撥魚和剔撥股)撥魚又稱一撥拉剔尖。將和好的面團放在碗內(nèi)(碗邊不能有缺口),左手執(zhí)碗,右手執(zhí)一竹剔筷,和轉(zhuǎn)盤剔尖的剔法相同,將面剔入鍋內(nèi)煮熟即成。因面是圓肚兩頭尖,形似小魚,俗稱撥魚。
剔撥股將面團放在特制的鐵、(木)鏟上按扁,用鐵筷(一根如普通香柱條粗的圓鐵筷)將面一根一根地剔撥入鍋內(nèi)煮熟,俗稱剔撥股!
《傳統(tǒng)面食》載,唐貞觀年間,八百里秦川大旱,李世民急火攻心。魏征薦綿山高僧田善友,旨令祈雨。后大雨傾盆,解救了莊稼,濟助了萬民。李世民為報祈雨之恩,帶領(lǐng)滿朝文武赴綿山還愿。皇妹八姑亦隨同前往,卻叩拜五龍圣母為師,不愿再返長安,在綿山誦經(jīng)修行,為鄉(xiāng)民采藥醫(yī)病。一日,八姑為一患病老嫗配藥、做飯,和面時,軟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后還是將面和得稀軟。眼看鍋中水開,八姑急中生智,隨手拿起一塊木板,將軟面團放于板上,用一根筷子試著往開水鍋中撥,竟撥出了一根根面條。煮熟盛碗,老嫗吃得上口,就問:“孩子,這叫什么?”八姑將“這”誤聽為“你”字,脫口說:“叫八姑。”老嫗誤聽為“撥股”,從此介休就有了“撥股”面,是最早的剔尖。
后來人們將“用筷子撥出的面條”還稱為“剔撥股”,如太谷、忻州、介休等地的居民用高粱面、豆面與白面配成二合面、三合面,揉和面團,置于特制圓形帶把的鐵板或木板上,剔撥出的面條都稱“剔撥股”。
榆次、祈縣、太原等地民間則把和好的面置于大碗內(nèi),用筷子剔撥,面呈魚肚形,所以又稱撥魚。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濕面食品”中就記有“山藥撥魚”、“玲瓏撥魚”等各種面食制法。到明代,《陽曲縣志》記載:“附近居民各種面食曰:河漏,蕎面為之;撥魚子,豆、麥二面為之”。清乾隆年間,榆次一個名叫常萬達的晉商,在恰克圖城開設(shè)的“四鄉(xiāng)聯(lián)合商行”飯莊里,專營撥魚等山西面食,聲聞邊野。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進犯北京,慈禧太后及光緒皇帝逃往西安,途中路經(jīng)太原府,山西巡撫陸忠祺,以“蟹翅撥魚”貢奉慈禧一行,西太后食后大加贊賞,后流傳民間,成為高檔餐館的招牌名面。1959年,彭真、薄一波等應(yīng)一大批山西籍老革命要求,在北京開設(shè)了經(jīng)營山西菜的晉陽飯莊,撥魚面始名傳京城,老舍寫詩曰“駝峰熊掌豈堪夸,撥魚貓耳實且華。四座風(fēng)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如今用菠菜汁、蕃茄汁及清水分別和面,制作的翡翠撥魚、三色撥魚早已成為山西傳統(tǒng)花樣面食。
《醋鄉(xiāng)特色》一書載,1958年太原王毓秀和曾昭致兩位師傅,改進民間撥魚制作方法,將面漿放在特制的盤子里,右手持一根特制竹筷,剔時左手一邊轉(zhuǎn)動盤,右手一邊往出剔,提高了出品速度與成品長度,因面條呈兩頭尖,所以又稱為 “剔尖”或“轉(zhuǎn)盤剔尖”。后來此面制法在太原面食界全面普及,成為山西面案師傅的基本功之一。轉(zhuǎn)盤剔尖講究往盤子里放面漿時,中間要空個洞,周圍要沾上水,以便這盤剔完,再放面漿于洞中,周而復(fù)始。今天剔尖還作為山西面食表演一絕,空中飛舞的面食如“魚逐波濤,鯉跳龍門”,表達著對人們似錦前程的美好祝福。
千百年來,從剔撥股到撥魚再到剔尖,從民間到市井再到京城,剔尖面名稱在變化、用具在改進、湯料在創(chuàng)新,傳承不變的是它那筷子剔撥手法之絕、頭尖肚圓面形之美、筋滑香嫩口感之佳,在世代相傳中經(jīng)久不衰。
山西千年面食
來源: 瀏覽 1636 次
上一篇:廣東人的年夜飯都吃什么呢
下一篇:福州知名小吃同利肉燕
更多關(guān)于 山西千年面食 的信息
民間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