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烏拉滿族鷹獵的習俗是游獵民族古老的習俗,吉林烏拉滿族鷹獵的習俗最重要的是訓練獵鷹,而熬鷹是最關鍵的一步。吉林烏拉滿族鷹獵的習俗是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吉林市土城子滿族朝鮮族鄉(xiāng)的打漁樓村又稱為鷹屯,獵鷹習俗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而滿族世代相傳的薩滿祭禮,又強化并傳承著滿族的崇鷹習俗。
鷹獵對于游牧民族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漢民族,放鷹除了作為狩獵的收益,同時也是一種娛樂方式,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清代更是有人以此為職業(yè)。吉林省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對于鷹獵文化習俗有著較好的保留與傳承,洞悉吉林省鷹獵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也是對東北地方歷史民俗的一種深度探索。
東北有一種叫海東青的鷹,捕海東青在鷹屯叫作“拉鷹”。依照滿族人傳統(tǒng),拉鷹前要先拜祭滿族的鷹神。布置好鷹網和誘捕鴿后,鷹把式就躲進窩棚里,手中牽著連接“拐子”的絲線,逗弄誘鴿,等待鷹落網。
馴鷹的頭一個過程是“開稱”,也就是給小鷹稱份量。養(yǎng)鷹人需要經常稱一稱鷹的份量,知道自己的馴鷹工作進行到了什么程度。
熬鷹就是幾天幾夜不讓鷹睡覺,不能給鷹喂食,磨掉它的野性。但熬鷹的鷹把式同樣會倍受煎熬。這樣要連續(xù)熬五六天,直到最后困倦的獵鷹能夠在人面前合眼睡覺,這一關才能過。
熬鷹成功后,鷹處于極度饑餓的狀態(tài),鷹把式就要給鷹喂食牛肉、老鼠、鴿子肉等。每次喂鷹,鷹把式喊“這”的口令,目的是為了給鷹建立條件反射。
“跑繩”是訓鷹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鷹把式將一塊鮮肉放在手臂上,在獵鷹10米以外的地方呼喚獵鷹,獵鷹聽到鷹把式的指令,就會沿著連接鷹爪的長繩,飛來啄食。熟悉跑繩訓練的鷹,基本就可以學會聽從鷹把式的召喚。到了野外,即使追逐獵物飛到遠處,鷹也能在聽到召喚后飛回主人身邊。
捕獵,鷹屯人稱“放鷹”,一人架鷹一人拿長棍轟野雞。野雞受驚從草叢里飛起時,架鷹人瞬間把鷹撒出。鷹在空中以極快的速度在空中就把野雞獵殺。
當捕住獵物后只給鷹吃點動物內臟,不讓其吃飽,所謂“鷹飽不拿兔”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獵鷹人趕到的晚,鷹會很快將獵物吃光,導致獵人兩手空空。
鷹是中國北方民族心中的神鳥,馴化獵鷹是滿族等狩獵民族的傳統(tǒng)技藝,其淵源可追溯至滿族的先民女真人。
被譽為中國"鷹屯"的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qū)土城子鄉(xiāng)打漁樓村,位于東北中部的長白山下、松花江邊。1658年,清廷在吉林松花江邊設立了"打牲烏拉總管衙門"作為皇室貢品基地,這里便成為清朝"狩獵八旗"兵丁世居的基地。自此,為清廷馴養(yǎng)獵鷹并進貢就成為打漁樓村滿族男子光耀門楣的使命,村民們也將清代的漁獵習俗延續(xù)至今,其中捕鷹、馴鷹、放鷹習俗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