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歷史悠久有很多古建筑和歷史遺跡和文化名人,國家為了保護中國文化遺產(chǎn)推出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和傳承人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樣子收藏網(wǎng)介紹一下湖北省第六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名 稱:建始直立人遺址
編 號:6-0157-1-157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建始縣
簡 介:
建始直立人遺址位于建始縣高坪鎮(zhèn)麻扎坪村五組。遺址為一石灰?guī)r穿山洞,分東、西兩個洞口。1970-2000年先后九次發(fā)掘,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早期直立人牙化石五枚和石器、骨器以及包括步氏巨猿在內的80多個種屬的哺乳動物化石。根據(jù)對地質古生物的分析研究,該遺址為更新世早期,年代距今250-120萬年之間。
建始直立人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直立人與巨猿共生的化石點,為研究巨猿與人類發(fā)展的譜系關系、靈長目動物發(fā)展過程中的趨同變異以及如何進化成人類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名 稱:馬家垸遺址
編 號:6-0158-1-158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沙洋縣
簡 介:
馬家垸遺址位于沙洋縣五里鎮(zhèn)顯靈村。該遺址為一處新石器時代城址,長約740米,寬300-400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年代距今4200-4500年。城垣為土筑,夯層清楚。城垣內筑護城一般寬約5米,外坡陡直。城垣之外有護城河,為人工河道與自然河道相結合而成。城垣東、南、西、北各辟一城門,其中西城垣各設一座水門。城內東北為平崗地,其上發(fā)現(xiàn)大量大溪文化和屈家?guī)X文化陶片。
馬家垸遺址為研究兩湖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產(chǎn)生及其社會屬性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名 稱:陶家湖遺址
編 號:6-0159-1-159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應城市
簡 介:
陶家湖遺址位于應城市湯池鎮(zhèn)方集村。該遺址為一處新石器時代城址,平面略呈橢圓形,大部分土筑城垣保存較好,且發(fā)現(xiàn)有城門、城壕等遺跡,總面積達67萬平方米,距今5000年左右。城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最厚處可達6米,文化層多分布在城內較高的臺地上。
陶家湖遺址對于長江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發(fā)民進程及早期文明發(fā)展進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名 稱:雞鳴城遺址
編 號:6-0160-1-16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公安縣
簡 介:
雞鳴城遺址位于公安縣獅子口鎮(zhèn)龍船嘴村和王家廠村交界處。該遺址為一新石器時代城址,平面略呈圓角梯形,南北長約480米,東西寬330-430米,面積約18萬平方米,距今5000多年。城垣外有城壕。城內高地沈家大山一帶有厚達2米以上的文化層。城東南100米外也發(fā)現(xiàn)一處小型遺址,文化層厚1米以上。城址范圍內采集有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文化遺物。
雞鳴城遺址對研究江漢地區(qū)遠古時代的社會發(fā)展水平、生態(tài)環(huán)境、聚落形態(tài)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名 稱:鄧國故址
編 號:6-0161-1-161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周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襄樊市
簡 介:
鄧國故址位于襄樊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團山鎮(zhèn)。城址平面近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城門、護城河、烽火臺等遺跡保存均基本完好。城垣東、西、南、北分別長766米、713米、896米和858米,面積約0.64平方米千米。城垣四周中部各有一城門。北城門外側尚存向外突出數(shù)米的土坡,應屬甕城設施。城垣外有護城河環(huán)繞。鄧城遺址尚未發(fā)掘,地表散有大量東周至灑代的遺物。在鄧城外側,東、西、北三面長約5千米的城域內,呈弧狀分布眾多,東周至漢代的遺址和墓葬群,出有大批青銅器。
鄧國故址是春秋時期鄧國的都城,對于研究古鄧歷史、楚文化起源與發(fā)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名 稱:施州城址
編 號:6-0162-1-162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宋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恩施市
簡 介:
施州城址由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街道辦事處的古施州城樓城墻遺址和位于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周河村的柳州城遺址組成,兩地相距3.5千米,占地總面積達3.3平方千米。
古施州城樓城墻始建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占地4.5萬平方米。城墻依山形地勢,用方石、桐油、石灰、糯米制漿的方法壘砌而成。現(xiàn)存西、南門城門城樓及大部分城墻。
柳州城遺址是南宋時期施州的重要軍事駐地,是抗元斗爭的軍事城堡遺址。柳州城用石塊與土壘成,依山梁脊依山勢修筑城墻,尤以西、南段城墻保存完整,墻體上的女兒墻基本保持原狀,現(xiàn)保存城墻約長6500米,寬3.5米,最高處達1米。還保存有四城門遺址、石刻、馬道、校場壩、將軍墳、哨卡等遺跡。
施州城址是歷史中央王朝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治理的標志與載體。
名 稱:唐崖土司遺址
編 號:6-0163-1-163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元至清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咸豐縣
簡 介:
唐崖土司城址位地咸豐縣尖山鄉(xiāng)唐崖司村。唐崖土司為土家先民覃氏家族之“帥府”,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廢止。城址東西長770米,南北寬750米,總面積57.75萬平方米。目前城址內街道墻垣仍清晰可辨,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其建筑格局共分為政治區(qū)、宗教區(qū)、軍事區(qū)、文化區(qū)、經(jīng)濟區(qū)、綜合區(qū)、娛樂區(qū)和墓葬區(qū)八大部分。
城墻:東、西、北面各存一段,總長約1000米,殘寬1~1.7米,殘高1米左右,西城墻依山勢筑上、中、下三道。
街巷:現(xiàn)城中街巷布局呈三橫三豎網(wǎng)狀,一條主街位于城中北部,自北向南再垂直向西、分上、中、下三段,上、下段寬2.2米,中段寬2.6米。街面以長2米、寬0.3米、厚0.3米的砂巖條石并列平鋪。巷道以石鋪地,寬1.5米左右。
牌坊:建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位于城中央。四柱三間三樓仿木結構石牌坊。明間面闊2.95米,高6.8米,次間面闊1.7米,高5.8米。
石象生:位于城東唐崖河邊,有石人、石馬各兩件,雕刻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砂石鑿成,左右分立,石人高1.9米,石馬長2.38米,分別高2.38、2.08米,背寬0.7米。
張王廟碑:位于城南唐崖河邊,共3通,均青石質,方座已佚,楷書碑文。“公頌重新”碑刻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0.8米,寬0.6米,厚0.1米,記捐資維修張王廟事;“萬古不朽”碑,刻于光緒四年(1878年),高0.8米,寬0.45米,厚0.08米,記張王廟資產(chǎn)管理事;“重修張王廟序”碑,刻于光緒六年(1880年),高1.25米,寬0.60米,厚0.12米,記重修張王廟事。
土司家族墓地:位于城址西北角,占地總面積400平方米,共一大五小六座墳墓。前面為一大墓,封土底徑約40米,砂巖壘砌,仿木結構墓室,長7米,寬6.3米,分前后室和左右耳室,墓已被盜;后右側為土司覃鼎墓,封土底徑約30米,殘高2米,墓前有“武略將軍覃公諱鼎之墓”碑1通,刻于天啟七年(1627年);后左側為覃鼎夫人田氏墓,封土底徑約25米,殘高1.9米,墓前立四柱三間牌樓式石坊;其余三座位于覃鼎夫婦墓間,封土規(guī)模與田氏相同,碑已不存。另有土司后人覃光烈墓,因“改土歸流”其人未承襲土司,其墓封土底徑約3米,殘高0.8米。墓前立碑,通高0.7米,寬0.4米,厚0.06米,碑文記墓主生平。
大衙門基址:位于石牌坊后側,塊石砌筑,面闊三間12米,進深6.66米,柱礎間距1.64年,直徑0.47米,高0.35米。
唐崖土司城是土司制度的典型例證,是土家族與漢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貴文化遺存。
名 稱:容美土司遺址
編 號:6-0164-1-164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至清
類 型:古遺址
所 在 地:湖北省鶴峰縣
簡 介:
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遺址位于鶴峰縣容美鎮(zhèn)屏山村、張家村等地。遺址群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屬官向氏家族墓群,與土司活動相關的祭臺、戲樓、天牢、地牢、橋梁、石刻建筑遺址,以及九峰橋、萬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規(guī)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遺址群。
現(xiàn)遺址群包括爵府遺址、司署遺址、細柳城遺址、萬全洞洞府遺址、萬人洞洞府遺址、情田峒洞府遺址、南府遺址、中府遺址、水寨遺址、天泉山關寨遺址、官墳園“奉天誥命”碑、容美土司家族墓地、向氏家族墓地、九峰橋、大屋場遺址、紫云山祭祀遺址、“百順橋”碑、“保善樓記”碑、鳳翔書院碑。
爵府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屏山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原是容美山土司田氏的政治中心。
司署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屏山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原是容美土司田氏的常設管理機構。
細柳城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龍王廟良種場,面積1.5萬平方米。殘存一段石壘城墻,長14米,高2.6炏,墻外有護城河遺跡,河上有石橋一座,城內有多處石砌房基,城內一石砌堰邊立“荷花堰碑”1通,高1.2米,寬0.5米,厚0.15米。
萬全洞洞府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廟灣村,為石灰?guī)r自然洞穴,內有左右相通的兩洞,洞內面積約2萬平方米,右洞內壁上嵌土司田舜年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所撰“萬人洞記”碑1通,碑文記修造洞內建筑之經(jīng)過;洞外有石砌建筑遺跡,洞內采集有鐵箭頭、燈盞、剪刀等。
情田峒洞府遺址:位于太平鄉(xiāng)廟灣村,為石類巖自然洞穴,有一主洞和五個小洞,洞內面積約7500平方米,主洞外壁右側有“情田峒”石刻及土司田舜年所撰“捷音者敘”碑,記容美土司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修造洞內建筑之經(jīng)過及在此抗擊永順、桑植諸土司合攻事。
南府遺址:位于五里鄉(xiāng)南村,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座寮土司在此建麻王寨,后容美土司與麻寮土司聯(lián)姻,此地成為容美土司南府,面積約5000平方米。殘存多處房屋遺跡。
中府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容美 路東城墻路北,容美土司司署所在地,遺址面積約5平方公里,殘存南城墻長約200米,高5米左右,以規(guī)整塊石壘砌。城內散存大量石礎、磚瓦等建筑材料。
水寨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容美村后壩,容美土司設軍事關卡。面積約1萬平方米。四周環(huán)以河渠,形成水寨。現(xiàn)存護城河一段,長約80米,寬約9米。寨內散內石獅及大量磚石瓦礫。
天泉山關寨遺址:位于下坪鄉(xiāng)石堡村天泉山頂,是容美土司重要守土關寨及兵器制造場。面積約1萬平方米。殘存有石砌房基及大量鐵渣。采集有銅鈴、鐵劍等。
官墳園“奉天誥命”碑:位于容美鎮(zhèn)張家村官墳園,共兩通。均為青石質,螭首,趺座。通高3.1米,寬0.94米,厚0.26米。周邊浮雕龍云圖案。額陽刻篆書“奉天誥命”,文楷書。右碑刻于明崇禎二年(162年9),文15行468字,刊明崇禎帝加封宣武將軍田楚產(chǎn)的誥命:左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為康熙帝御制碑文,14行257字,記容美土司田舜年加官晉爵事,并褒獎其先人功德。
容美土司家族墓地:位于容美鎮(zhèn)容美村東陽灣,容美土司始設于元,隸屬四川,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長官司,七年(1374年)升定撫司,永樂四年(1406年)屬施州衛(wèi),領長官司五,至溥 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止。田氏為世襲容美土司。面積約1萬平方米。現(xiàn)存多座封土堆,底徑5-8米,殘高1-2米。部分墓前立碑。主要有向遇春夫婦墓、賂文憲夫婦墓等。
九峰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容美土司田舜年所建,因田氏別號“九峰”而得名。位于容美鎮(zhèn)張家村,南北向跨深潭溪。單孔石拱橋,長25米,寬4米,孔跨6米。拱券縱聯(lián)砌置,單券單伏。橋北立石碑2通,前后相距1米,均為青石質。
大屋場遺址:容美土司據(jù)點。位于容美鎮(zhèn)屏山村大屋場北。面積約5000平方米。地表散存3座房基、13個石砌火坑及石碾、石礎、磚瓦等。采集有銅鏡及青瓷碗、杯殘片等。
紫云山祭祀遺址:位于容美鎮(zhèn)廟灣村紫云山頂,為容美土司祭祀地,面積約700平方米。殘存山門外20余級石階及山頂?shù)姆炕z跡。地表發(fā)現(xiàn)一殘碑上有“清康熙三十零有四春歲次乙亥重修”字樣。
“百順橋”碑:位于燕子鄉(xiāng)百順村,刻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青石質、圓首,方座,通高1.9米,寬0.58米,厚0.22米。額篆“百順橋”,正文楷書,記容美土司上京晉謁皇帝歷程及因感艱險而率眾建造百順橋事。橋已不存。
“保善樓記”碑:位于容美鎮(zhèn)容美路東南端,刻于雍正二年(1724年),青石質臥碑。寬1.23米,高0.62米,厚0.31米。碑文楷書,刻重修保善樓事。樓已不存。
鳳翔書院碑:位于容美鎮(zhèn)容美路東端,紅砂巖質碑首殘缺,殘高1.1米,寬0.28米,厚0.12米,碑文行書,記修建鳳翔書院事。鳳翔書院為容美土司時較有影響書院,現(xiàn)已不存。
容美土司遺跡,遺物從多個角度反映了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面貌。另外,遺址群中保存著大量壁刻、碑刻,為研究土家族文化傳統(tǒng)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萬人洞、萬全洞、情田峒等洞穴文化內涵豐富,在民族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古墓葬
名 稱:青山墓群
編 號:6-0268-2-048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周
類 型:古墓葬
所 在 地:湖北省枝江市
簡 介:
青山墓群分布于枝江市問安鎮(zhèn)東北部,北距當陽市半月鎮(zhèn)5千米。墓群分布在問安鎮(zhèn)所轄的大竹園、革新、英雄、龔家坪、新建等5個自然村,總面積達15平方千米。該墓群分為四大墓區(qū):第一墓區(qū)以袁碼頭冢子(M1)為中心,7冢;第二墓區(qū)以大竹園謝家冢子(M8)為中心,3冢;第三墓區(qū)以大高廟冢子(M16)為中心,11冢(M23)為中心,3冢。每墓區(qū)均分布有不同數(shù)量的陪葬墓、陪葬坑。墓群封土均為白粘土夯筑。早年普出土過戰(zhàn)國時期銅禮器、兵器、車馬器。
青山墓群經(jīng)調查證實,系楚國貴族陵寢。墓葬特點是:數(shù)量多、類型豐富、延續(xù)時間長、保存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研究楚國歷史訪華的重要佐證。
名 稱:九連墩墓群
編 號:6-0269-2-049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戰(zhàn)國
類 型:古墓葬
所 在 地:湖北省棗陽市
簡 介:
九連墩墓群分布于棗陽市吳店鎮(zhèn)東與興隆鎮(zhèn)南兩鎮(zhèn)交界處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土崗上。墓群共有土冢9個,當?shù)厮追Q“九連墩”。墓群南北向排列,最大冢俗稱“鷹子包”,為九連墩之首。地處土崗最南端,冢直徑45米,封土高4.5米。其余8個冢直徑在35米左右,封土遭到不同程序的破壞。墓群的時代為戰(zhàn)國中晚期。2002年對鷹子包的2座楚墓及其附葬車馬坑進行了發(fā)掘。出土有青銅禮器、樂器(編鐘、鼓、笙、瑟)、兵器、車馬器、玉器及生活用品(人擎燈)等。1號車馬坑是已發(fā)現(xiàn)的楚墓中最大的實物陪葬車馬坑。坑內有40輛車,88匹馬。2號墓出土了1000多枚竹簡,保存較好。另外,還出土了已發(fā)掘楚墓最多、品種最全的漆木禮器。
九連墩墓群屬戰(zhàn)國時期的貴族墓葬,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名 稱:關陵
編 號:6-0270-2-05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三國
類 型:古墓葬
所 在 地:湖北省當陽市
簡 介:
關陵位于當陽市西北1.5千米玉泉辦事處雄風村,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關羽的陵寢,建筑坐西朝東。始建 于東漢末年(219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開始修建廟宇,群體建筑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占地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45平方米。建筑布局為中軸對稱式的傳統(tǒng)格局,中軸線自東而西為神道碑亭、石牌坊、三元門、馬殿、拜殿、正殿、寢殿、祭亭及陵墓,中軸線兩側有石華表、鐘鼓樓、南北碑廊、齋堂、來止軒、對像亭、春秋閣、伯子祠、啟圣宮、佛堂等。共有祭祀建筑20多座,80余間。關陵整體建筑,前后貫通,左右平衡,紅墻黃瓦,金碧輝煌,是中國三大關廟之一。
古建筑
名 稱:柏子塔
編 號:6-0657-3-36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唐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麻城市
簡 介:
柏子塔位于麻城市交閻家河鎮(zhèn)柏子塔村,始建于唐建中四年(783年)。塔為六角樓閣式磚塔,原為九級,現(xiàn)存七級,殘高34.72米。一至五層設穿心式踏道,以上為旋轉式樓梯。
柏子塔是現(xiàn)存六邊形樓閣式磚塔中年代最早的古塔之一,在建筑時代、建筑地域和建筑風格上都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名 稱:五祖寺
編 號:6-0658-3-361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唐至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黃梅縣
簡 介:
五祖寺位于黃梅縣五祖鎮(zhèn)盧府管理區(qū)馮茂山,是佛教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大師于唐永徽五年(654年)創(chuàng)建的弘法道場。由于禪宗的發(fā)展,寺名屢次更換,規(guī)模日益宏大,殿堂樓閣、塔橋亭碑、法洞靈崖布滿東山。現(xiàn)尚存東晉古樹、唐宋石塔、元明佛殿、飛虹元橋以及摩崖石刻共約30余處。
五祖寺是佛教禪宗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現(xiàn)存建筑和遺址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佛教思想、哲學、歷史、風水、建筑學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名 稱:鄂州觀音閣
編 號:6-0659-3-362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元至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鄂州市
簡 介:
觀音閣又名龍蟠磯寺,位于鄂州市鄂州城區(qū)小東門外長江之中,與明清武昌城隔江相望,為古鄂州八大名勝之“龍蟠曉渡”。“觀音閣”為宋代題名,原建有寺,元至正五年(1345年)監(jiān)邑鐵山(蒙古族人)重建。后經(jīng)幾度維修,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風格,但仍保持元代格局。閣坐東朝西,平面略呈長方形,總長為30米,總寬為10米,占地面積300平方米。主體建筑有祖師殿、觀音殿、老君殿、純陽樓、齋廚和觀瀾亭等。
觀音閣矗立于長江之中,選址別具匠心,構筑精巧,布局得體,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人文景觀和名勝。
名 稱:魚木寨
編 號:6-0660-3-363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至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利川市
簡 介:
魚木寨位于利川市謀道鎮(zhèn)魚木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一直為土司軍事要塞。改土歸流至今,為土家族人集居地,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該寨懸崖三迭,關卡雄峙,形如鼗鼓,唯一石板古道從“鼓柄”進入寨內,小道僅寬1米,地勢十分險要。寨內土民喜穴居,房屋、家具,用具多以石作。現(xiàn)存清代墓葬10余座,建有牌樓式石碑,形制奇特,結構精巧,雕刻工藝高超,內涵豐富,是土家族文化瑰寶。
魚木寨是一座集政治、軍事、文化為一體的土家族山寨,是對研究土家族歷史、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名 稱:荊州三觀
編 號:6-0661-3-364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至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荊州市
簡 介:
太暉觀、玄妙觀、開元觀位于荊州城區(qū),相距不遠,是歷史文化名城荊州中著名的三大觀。
太暉觀位于荊州區(qū)荊密路,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重建,現(xiàn)存建筑有山門、四圣殿、朝圣門、雙闕式廂房、祖師殿及東偏殿之文昌宮、藥王殿、圣母殿等,建筑面積1898平方米。
玄妙觀位于荊州區(qū)荊北路,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重建祖師殿,萬歷年間(1573-1619年)重修玉皇閣。現(xiàn)存建筑有山門、玉皇閣、三清殿、天門、祖師殿,建筑面積897平方米。其附屬文物有元代“九老仙都宮記”碑一通、明代鐵佛像九尊及清代猴面龍脊鐵鐘一口。
開元觀位于荊州區(qū)荊州中路,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所建,中軸線建筑雷神殿、天門、祖師殿,并保留有許多唐代柱礎等建筑構件,建筑面積862平方米。
太暉雞肉、玄妙觀、開元觀為歷史文化名城荊州的重要文化遺存,是研究古城不同時期宗教、建筑、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名 稱:荊州萬壽寶塔
編 號:6-0662-3-365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荊州市
簡 介:
荊州萬壽寶塔位于荊州市沙市區(qū)西南荊江大堤觀音磯頭上,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歷時四年建成。塔為八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40.67米。塔坐北朝南,塔基石質須彌座,轉角設漢白玉力士托塔。塔身中空,塔室內每層設有石質旋轉階梯,可登至第七層。塔身內外設佛龕142個,現(xiàn)有漢白玉佛像96尊,塔內壁及過道鑲嵌佛像磚、花紋磚及漢、藏、滿銘文磚、碑碣等計1953塊。
萬壽寶塔是明代藩王為皇帝祈壽所建的佛塔,塔身佛像眾多,雕刻精美,在現(xiàn)存的明塔中有著特別珍貴的藝術價值。特別是塔四周因長江淤積形成凸出的集土,與塔基座形成二米多的高差,對于研究長江河道的變遷和洪水,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名 稱:黃陵廟
編 號:6-0663-3-366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宜昌市
簡 介:
黃陵廟位于宜昌市夷陵區(qū)三斗坪鎮(zhèn)黃陵廟村長江南岸黃牛巖,據(jù)載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祭祀黃牛神和大禹所建,又稱黃牛廟唐宣宗元年(847年)建禹王殿,明代改稱黃陵廟。廟占地20980平方米,建筑面積4860平方米。由山門、禹王殿、佛爺?shù)顦嫵梢粭l中軸線,主體建筑禹王殿面閣、進深均為五間,歇山重檐黃琉璃瓦頂,殿內立36根楠木大柱,正間4根高達17.4米。廟四周另有武侯祠、天會橋、黃牛泉井、放生池、白骨塔等建筑。
黃陵廟為長江進入西陵峽前最重要的神廟,是古代船工祈求水神保佑和收藏長江死難船工尸體的祭祀場所。對于研究長江航運史、三峽地區(qū)的宗教建筑及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實物史料。
名 稱:茨河承恩寺
編 號:6-0664-3-367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谷城縣
簡 介:
茨河承恩寺位于谷城縣茨河鎮(zhèn)承恩寺村五朵山北側,始建于隋大業(yè)年間(605-618年),名“寶嚴禪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建,天順元年(1457年)襄王朱瞻墡選五朵山為壽塋,改名為“承恩寺”。承恩寺坐北朝南,現(xiàn)存天王殿及東西廂房、水陸崇圣殿(又稱大雄寶殿)及東西客堂、永安招提門、和尚殿、鐘鼓樓等,建筑面積1216平方米。
承恩寺是佛教傳入江漢平原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其正方形大殿和梵文大鐘,對于研究佛教藝術有很高的價值。
名 稱:鐘祥文風塔
編 號:6-0665-3-368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鐘祥市
簡 介:
鐘祥文風塔位于鐘祥市郢中鎮(zhèn),創(chuàng)建于唐廣明元年(880年),初為土塔,曰“白乳高僧塔”,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土塔外加建磚石。為典型的覆缽式喇嘛塔,由地宮、塔基、覆缽、相輪、寶蓋和塔剎六部分組成,通高21.52米。特別是塔剎高度占全塔的一半以上,相輪有二十一重之多。塔身通體雪白,如朝天高舉之筆鋒,寓意文風鼎盛,現(xiàn)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鐘祥的標志性建筑。
文風塔建筑造型獨特,為中國現(xiàn)存的古塔中之孤例,極具文物研究價值。
名 稱:武當山建筑群
編 號:6-0666-3-369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簡 介:
武當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7年),宋、元均有不同規(guī)模的建筑。明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因整治上的需要下旨譴500名欽差官員率30萬軍民夫匠,歷13年,共建成8宮、9觀、36庵堂、72巖廟等33組建筑群。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增修擴建,形成了長達120華里,殿宇房屋2萬多間,建筑面積160余萬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體系,明人詩云“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皇帝還敕封武當山為大岳,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立法保護道教,派軍隊守護山林,遣流徙犯人開墾山田,供養(yǎng)廟觀,封8宮住持為正六品官員,“設官鑄印以守”。武當山成為“祖宗創(chuàng)業(yè)棲神之所”的明皇家廟觀。明歷代皇帝即位,都要派欽差到武當山祀告,派內臣提督敕免課稅雜役,維修宮觀,武當山成為“天下第一名山”。武當山建筑群涵蓋全山的古建筑組群,現(xiàn)存各類文物建筑66處,其他文物點尚在調查中。
復真觀位于十堰市武當山特區(qū)太子坡村,背依獅子峰,面臨千丈幽壑,是武當山古建筑群八宮九觀中最大的觀廟。復真觀為明永樂十年(1412年)敕建,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552-1553年)修葺擴建,共有殿堂大小為楹320間,后歷經(jīng)重修,現(xiàn)存建筑20棟105間。復真觀主體建筑坐東朝西,依山勢高低布局為兩重院落。一重為主軸建筑,建有照壁、焚帛爐、祭壇、龍虎殿、真武殿、南北配殿、太子殿;第二重院落布局有五云樓、官廳、藏經(jīng)樓,皇經(jīng)堂、道房、齋堂、神庫等建筑。復真觀是古代登頂必經(jīng)之路,古神道由北至南穿繞觀中,沿神道建有復真橋、山門、九曲黃河墻、二宮門。
凈樂宮欞星門、御碑位于丹江口市丹趙路凈樂宮復原區(qū)。原址位于古均州城凈樂宮,系凈樂宮第一道大門。欞星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故俗稱“大石牌坊”,東西寬33.1米,通高11.31米,均為石雕,是進入凈樂宮的第一道大門。御碑為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立,西碑為朱棣皇帝為大修武當所(頒)圣旨;東碑為皇后懿旨。(原供仔共中軸線前列。)1958年因興建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將其搬遷,2004年,在金崗山按原狀復建。
遇真宮位于十堰市武當山特區(qū)遇真宮村,建于明永樂十年(1412年),為明成祖敕建。是皇帝為侯見傳奇道人張三豐而修建的宮殿。遇真宮坐北朝南,占地24000平方米,兩進院布局。由中軸線上建筑清石金水橋、琉璃八字宮門、龍虎殿、大殿(2003年焚毀)及東西山門、配殿、廊廡、齋堂等組成。
武當山建筑群在建筑藝術和建筑美學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論與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整治、經(jīng)濟和宗教的重要實物例證。
名 稱:鳳凰古建筑群
編 號:6-0667-3-37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秭歸縣
簡 介:
鳳凰山古建筑群位于秭歸縣茅坪鎮(zhèn)。因興建三峽大壩,1990年將屈原祠等古建筑遷建于茅坪鳳凰山。鳳凰山古建筑群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1000平方米,分三大區(qū)域布局,屈原祠區(qū)、古民居、廟祠區(qū)及古橋梁、石刻、城門區(qū)。
屈原祠,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西南部的屈原紀念景區(qū)。原名清烈公祠。建筑面積2870平方米。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始建、元、明、清歷次維修。1976年7月因興建葛洲壩水利工程遷址并更名為“屈原祠”。中軸對稱布局,保存有山門、配房、大殿、屈原銅像、東西碑廊、屈原紀念館及屈原墓等建筑。
屈原故里牌坊,位于鳳凰山古建筑西南部的屈原紀念景區(qū)。清代建筑,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木構牌坊。高約7米,面闊5.2米,明間2.7米,次間1.25米。花崗巖基石,明間方柱,邊長0.32米,次間圓柱,徑0.28米,柱前后有抱鼓石。灰筒瓦屋面。
江瀆廟,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東部的廟祠區(qū)。又名楊泗廟。始建于北宋,屢毀屢建,現(xiàn)存為清代建筑。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廂房和正廳。通面闊21.9米,通進深39.2米。
水府廟,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東中的廟祠區(qū)。又名鎮(zhèn)江王爺廟、紫云宮。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兩進四合院式布局,有前、中、后殿及偏 殿。通面闊12.51米,通進深24.92米。單檐硬山頂,小青瓦屋面,前、中殿抬梁式構架,后殿全磚墻砌筑。
紫光閣,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東部的廟祠區(qū)。又名玉皇閣。清代建筑,為歇山頂三滴水樓閣式,平面方形,建筑面積65平方米。建筑立于一石臺基上,灰筒板瓦屋面,將四周封砌,僅在南面開一拱門。
王氏宗祠,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通面闊15.1米,通進深22.4米。兩進四合院式布局,有門廳、廳屋、堂屋和左右?guī)俊>鶠閱伍苡采交彝唔敚胁刻Я菏綐嫾埽瑑缮酱u墻承重。門廳后壁為木板檻墻,廳堂明間為過廳,與堂屋明間前部均為六抹頭隔扇門。
杜氏祠堂,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通面闊13.3米,通進深17.75米。四合院式布局,有門廳、堂屋各三間,廂房各一間。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磚墻承重。門廳內上方有燕子樓,六柱五間七樓牌坊式貼面大門。
鄭書祥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通面闊12.7米,通進深16.3米。四合院式布局,有門廳、廂房和正屋。單檐硬山頂,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構架。分上、下兩層,上層內廊巡回相通,下層門廳后壁及廂房、正屋前壁為木板墻。
鄭啟光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通面闊13.45米,通進深17.85米。四合院式布局,有門廳、側房和正屋。單檐硬山頂,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構架。側屋分兩層,設廊。
鄭韶年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通面闊16.46米,通進深21.8米。兩進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廳、堂屋和左、右?guī)俊G啊⒑髢蛇M天井院以墻分隔。單檐硬山頂,小青瓦屋面,除前廳明間為抬梁式構架、廂房各一間為磚墻承重外均為穿斗式構架。門廳設雙柱單間樓牌坊式門。
劉正林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平面呈不則長方形,有門樓、正屋。雙柱單間層廡殿頂門樓,面闊3.25米;正屋面闊三間15.34米,進深三間7.66米,單檐硬山頂全磚結構,設五花封火山墻。
鄭萬瑯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面闊三間13米,通進深12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廳、正屋和廂房。前廳進一深一間5.4米,分上下兩層,抬梁式構架,仿木結構牌樓式門、窗。單檐硬山灰瓦頂,設五花封火山墻。
三老爺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占地面積305平方米。并排兩個單體建筑。東屋面闊三間9.2米,進深三間6.64米;西屋面闊三間12.68米,進深三間6.64米。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穿斗式構架,設五花封火山墻。
彭樹元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民居區(qū)。清代建筑,占地面積225平方米。有東、西兩個小院。西院為四合院式,前廳、正屋均面闊三間14.6米,進深三間6米,抬梁式構架;東院由站樓和正屋組成,門樓面闊一間3.6米,進深1.8米,墀頭前伸1米,正屋面闊三間7.8米,進深三間6米,全磚結構。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設封火山墻。
鄧永清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共四棟。平面呈長方形布局,主體為四合院式,有前堂、正屋和左右?guī)浚蛟谄渥髠燃由w偏 房。通面闊14-21米,通進深約15米,單檐硬山灰瓦頂。
游縣長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占地面積288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門廳、正房和廂房。門廳、正房均面闊三間12.2米,分別進深一間5.2米、二間9米。單檐硬山灰瓦頂,門廳抬梁式構架,正屋直接由磚墻承重,上層設閣樓。
鄭萬瞻老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清代建筑,原為三路兩進四合院式布局,通面闊35.1米,通進深37.7米,各有門廳、前堂、正屋和廂房。現(xiàn)僅中路第一進四合院保存較好。門廳、前堂均面闊三間12.2米,分別進深6.3米,7.83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穿斗式構架,五花封火墻。
惠濟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南部的綠化區(qū)。清代建筑,東西向跨一無名小溪。單孔石拱橋,平面呈曲尺形,分三段,分別長2.7米、1.95米、3.4米,寬2.4米,孔跨2.7米。半圓形拱券,券石縱聯(lián)砌置,單券單伏,橋面兩側設石護欄。
江瀆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東部的廟祠區(qū)。清代建筑,東西向跨一無名小溪。半圓拱單孔石拱橋,長5.3米,寬2.6米,孔跨3米。券石縱聯(lián)砌置,單券單伏,北券臉石楷書“屈子橋”。
千善橋,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東西向跨一無名小溪。半圓拱單孔石拱橋,長6.6米,寬2.7米,孔跨3.4米。券石縱聯(lián)砌置,單券單伏。
迎和門,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北部的入口區(qū)。清代建筑,拱券城門洞。寬3.1米,高6.35米,深6.3米。條磚發(fā)券,三券三伏,縱列砌置,砂巖砌筑金剛墻,門及門樓、城垛均不存。
景圣門,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東部的廟祠區(qū)。清代建筑,是古歸州城的南門。城門洞為拱券結構,條磚發(fā)券。金剛墻為大圬紅砂巖石砌筑,券磚縱列砌置,城臺上還保留有菱角牙子,城門及門樓不存。
新灘古井,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中部的民居區(qū)。建于清代,采用平行箱式構造。用花崗巖石圍合壘,平面寬2.3米、深2.4米、高2.6米,蓄水深0.7米。井周圍用石塊壘砌,井前是石板鋪墁的小道,井口外是一條石臺階,兩旁立有石墩。
鳳凰山古民居、祠廟總體上還原其依山就勢的原貌。整個古建筑的色彩效果統(tǒng)一協(xié)調,為研究三峽地區(qū)古代風俗、水文、川江航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名 稱:米公祠
編 號:6-0668-3-37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襄樊市
簡 介:
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區(qū)沿江路,是紀念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1051-1107年)而建的祠堂。始建于元末,明清重修,祠堂坐北朝南,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78平方米,前后四進院落。位于中國間的拜殿是米氏后裔祭祀祖先的地方,其后為寶晉齋,兩側碑廊保存有歷代石刻碑文,后又重建仰高堂及潔亭、東、西苑等建筑。
米公祠是全國保留最完整的米芾紀念建筑,祠內碑刻是研究米氏書法繪畫和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史料。
名 稱:陡山吳氏祠
編 號:6-0669-3-372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紅安縣
簡 介:
陡山吳氏祠位于紅安縣八里灣鎮(zhèn)陡山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新修。祠坐南朝北,磚、石、木結構,三進院落,建筑面積1128平方米。主體建筑由前幢觀樂樓、中幢拜殿、后重寢殿組成,前、中、后三幢之間,有庭院間隔,廊廡相連。三幢屋頂上均建有龍頭魚尾式飛檐,檐口掛碗口大銅鈴,其他建筑構件或彩繪、陶塑、木刻、石雕,其題材廣泛、工藝精湛,系當?shù)孛耖g藝術流派“黃孝幫”的得意之作,有“湖北民間工藝寶庫”的美譽。
吳氏祠建筑規(guī)模宏大,結構精巧,裝飾極富地方特色,題材廣泛,制作精良,妙奪天工,是湖北鄉(xiāng)土建筑中的寶貴遺產(chǎn)。
古窟寺及石刻
名 稱:三游洞摩崖
編 號:6-0844-4-034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唐至民國
類 型:石窟寺及石刻
所 在 地:湖北省宜昌市
簡 介:
三游洞摩崖位于宜昌市焉北效區(qū)夜明珠路,地處長江西陵峽峽口北岸與下牢溪交匯處。唐元和十四年(819年),著名詩人、文學家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始游洞中,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書于石壁,三游洞由此得名以來,歷代名家雅士、遷客騷人紛至沓來、控蹤尋幽,爭相記詩賦文。洞中現(xiàn)存宋至民國題刻43方,其中宋代題刻12方、明代2方、其他3方,其中有著名文學家歐陽修、黃庭堅、蘇軾詩碑刻、明歷六年(1578年),夷陵知府匡鐸重刻白居易《三游洞序》以及馮玉祥石刻“是誰殺了我們同胞的父母和兄弟”。
三游洞摩崖留下了大量豐富珍貴的歷史資料手跡,是研究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
名 稱:仙佛寺石窟
編 號:6-0845-4-035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唐
類 型:石窟寺及石刻
所 在 地:湖北省來鳳縣
簡 介:
仙佛寺石窟位于來鳳縣翔鎮(zhèn)關口村的酉水河西岸峭壁上。石壁全長200米,在中段開鑿4個并列的大中佛龕,南段雕造18個并列的小佛龕,共計造像31尊。造像年代為初盛唐。佛龕前原有三層木構窟檐,60年代被拆毀,佛像也遭到局部毀壞。北龕、中龕、南龕高度均6米余,中龕內雕倚坐彌勒像二北子二菩薩像,彌勒高5.3米。南、北龕均為一結跏趺坐佛二弟子立像。佛像通高5米。南龕南側為雙觀音立像龕,菩薩高2.7米。小佛龕內各雕一立佛,高1.5-2米。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身著雙領下垂式架裟。菩薩頭戴高冠,披巾垂于腹膝二道,整個造型豐滿,神態(tài)逼真,表現(xiàn)出典型的初唐時期的風格。
仙佛寺石窟不僅是長江中游、兩湖地區(qū)唯一的唐代摩崖造像,同時也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摩崖造像。造像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原特色,代表了兩湖地區(qū)石刻藝術的最高峰,是佛教文化和雕刻藝術在我國南傳的重要歷史遺存,為研究當時鄂西與中原地區(qū)之間和川鄂湘之間的佛教文化、藝術交流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名 稱:東坡赤壁
編 號:6-08464-036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至民國
類 型:石窟寺及石刻
所 在 地:湖北省黃岡市
簡 介:
東坡赤壁位于黃岡市黃州區(qū)西北公園路,在兩漢時名赤壁、赤岸,俗稱赤鼻山。
清康熙末年,黃州知府郭朝祚因景仰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的道 德文章,改名“東坡赤壁”。東坡赤壁的樓臺亭閣始建于宋元時期。歷經(jīng)戰(zhàn)火,建筑物屢毀屢建,現(xiàn)存建筑物大多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所修,占地3.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41平方米。
蘇軾因“烏臺詩案”謫居黃州,創(chuàng)作詩、詞、文、賦數(shù)百篇,《赤壁賦》、《黃州寒食詩二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月梅圖》等及貶謫惠州時創(chuàng)作的《佛壽圖》、晚年書寫的《臨江仙·九十日春都過了》、《行香子·清夜無塵》等書畫作品系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和學者楊守敬在整理明清碑刻的基礎上,組織石工根據(jù)古拓本翻刻,鑲嵌在東坡赤壁的樓臺亭閣之中,共139塊。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民國年間,東坡赤壁又收有蘇軾及其他名人作品。目前,東坡赤壁藏有蘇軾及歷代名人書畫碑刻共220余塊。
東坡赤壁是現(xiàn)今全國保存最好、數(shù)量最多、質量最高、書體最完備的蘇軾墨跡石刻。
名 稱:慈孝溝“采皇木”摩崖
編 號:6-0847-4-037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石窟寺及石刻
所 在 地:湖北省竹溪縣
簡 介:
慈孝溝“采皇木”摩崖位于竹溪縣鄂坪鄉(xiāng)慈豐村慈孝溝石壁西壁,鐫刻于明代嘉靖十七年(1558年),石壁上鐫詩三章,字徑三寸,面積約為0.8米×0.8米,記述了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營建北京故宮時在該地采伐楠木的史實。摩崖詩文為:“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未得,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玉,木既得矣,村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圖鞏矣。嘉靖戊午蒲月七日,光化縣知縣廖希夔撰,典史華亭瞿華筆。”
慈孝溝“采皇木”摩崖保存了歷史原貌,對于研究北京故宮修造歷史、材料來源提供了實物資料。特別是由于楠木處于瀕危,摩崖對于楠木原始生長情況和區(qū)域提供了難得史料。
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名 稱:李先念故居
編 號:6-0992-5-119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紅安縣
簡 介:
李先念故居位于紅安縣高橋鎮(zhèn)長豐村,坐北朝南,是一間僅50平方米的茅草土坯屋。李家是吳姓地主的長工,租住在這樣的屋子里。李先念于1909年6月23日誕生在這里并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青年時代由一個木工學徒走上革命道路。
李先念(1909年-1992年)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新中國成立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會主席等職。
李先念故居是他的誕生地和青少年生活的地方,也是其他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
名 稱:董必武故居
編 號:6-0993-5-12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紅安縣
簡 介:
董必武故居位于紅安縣城關鎮(zhèn)民主街中段,始建于清代,后經(jīng)歷代增修而成。座西朝東,為一層式磚木結構。占地面積355平方米,建筑面積218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是于1977年按原貌修復的第三幢建筑,為一層式磚木結構,面闊6間,南北為廂房,中間為庭院。1886年,董必武在此出生,并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
董必武(1886-1975年),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畬。中國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法學家。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黨和國家卓越領導人。
董必武故居是他的誕生地和青少年生活地的地方,也是其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
名 稱:漢口近代建筑群
編 號:6-0994-5-121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至民國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武漢市
簡 介:
漢口近代建筑群包括德國領事館舊址、匯豐銀行大樓、橫濱正金銀行大樓和水塔。
漢口德國領事館舊址,位于江岸區(qū)沿江大道130號(今一元路與沿江大道的轉角處),1906年建成,為一幢兩層磚木混合結構的“殖民地式”建筑,具有典型德式建筑風格。建筑面積1148平方米。1917年3月14日,中國北京政府宣布與德斷交,領事館關閉,現(xiàn)為武漢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樓。
漢口匯豐銀行大樓位于江岸區(qū)沿江大道143-144號,青島路2號,建于1913-1920年,為一幢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平面呈平行四方形,具有古希臘建筑風格。占地3591平方米,建筑面積10244平方米。這棟大樓是漢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之一。漢口匯豐銀行1868年開業(yè),解放后1955年停業(yè),現(xiàn)為光大銀行使用。
漢口橫濱正金銀行大樓位于江岸區(qū)沿江大道129號(南京路2號)、沿江大道與南京路交匯處,現(xiàn)存大樓為1921年重建,為一座西洋式四層樓房。占地1189平方米,建筑面積4756平方米。漢口橫濱正金銀行1894年開業(yè),1945年抗戰(zhàn)勝利被中國政府接收,現(xiàn)為湖北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使用。
漢口水塔位于江漢區(qū)中山大道與前進五路交匯處,1909年建成,主體6層,頂部建有塔樓,總高41.32米。占地350平方米,建筑面積2120平方米。80年代初期,水塔停止供水,現(xiàn)辟為“水塔高場”。該水塔可覆蓋全部租界區(qū)和老漢口中心區(qū),是武漢市最早的一座高層建筑和標志性建筑。
漢口近代建筑群是西洋式或中西結合形式及各種變異形式的用近代建筑材料建造的新式建筑,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
名 稱:楊守敬故居和墓
編 號:6-0995-5-122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清至民國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宜都市
簡 介:
楊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陸城鄰蘇巷30號,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占地面積3121平方米,建筑面積1633平方米,木結構。故居共二進八開門,中間有天井,前一棟一層,有客廳、廂房、后一棟二層,有臥室、書房、藏書樓。1840年他出生于此,并在此生活到40歲。
楊守敬墓位于宜都市陸城街道龍窩村三組,1915年建,占地5400平方米。墓冢為圓形土堆,占地204平方米,四周由青石漿砌,墓前(東面)立石碑一座。
楊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號鄰蘇老人。湖北宜都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和學者。著有《歷史輿地沿革險要圖》、《書舉要》、《評碑記》、《學書邇言》、《望堂金石》、《重訂說文古本考》、《楷法溯源》。
名 稱:漢治萍煤鐵廠礦舊址
編 號:6-0996-5-123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890-1948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黃石市
簡 介:
漢冶萍媒鐵廠礦舊址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qū)、黃石港區(qū),包括冶煉鐵爐、高爐棧橋、日歐式建筑群(日式住宅四棟,歐式住宅一棟)、瞭望塔、張之洞塑像、漢冶萍界碑、卸礦機、天主教堂(又稱小紅樓)。
日式建筑(大字號樓),日式建筑現(xiàn)存四棟,“大”字號樓是廠部的高級管理及工程技術人員使用的宿舍樓,位于行政區(qū)主干道北側西棟(1-4號樓),保存狀況完好,每棟兩層,占地面積192平方米,建筑面積2366平方米。
冶煉鐵爐、高爐棧橋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qū),建于1919年,現(xiàn)存1、2號化鐵爐,建筑面積1452平方米。
歐式建筑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qū),建于1917年,歐式建筑僅存公事房一棟,是當時大冶鐵廠廠部辦公樓,為典型歐式建筑,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筑面積720平方米。共三層,保存完好。
瞭望塔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qū),建于1918年,平面呈等邊六角形,全高約13米,塔身高約11.1米,最大直徑2.6米,建筑面積10平方米。為歐式建筑風格,保存良好。
張之洞塑像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qū),塑于1914年,此像為1986年按原狀恢復建造。
卸礦機位于黃石市黃石港區(qū),于1939年開始挖基打樁,1940年開始安裝,1941年5月竣工投產(chǎn)。建筑面積8447平方米。
小紅樓位于黃石市黃石港區(qū),建于1880年左右,為磚木結構,歐式風格。調查資料證實,是英國人在黃石修建的天主教堂,建筑面積260平方米。現(xiàn)保存有一幢主樓、一幢附屬設施,建國后改為辦公樓。
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是中國近代最大的鋼鐵煤聯(lián)營企業(yè),歷時58年(1890-1948年),1915年前,該企業(yè)的鋼總產(chǎn)量幾乎占中國鋼鐵產(chǎn)量的100%。
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是中國近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和日本帝國主義瘋狂掠奪我國資源的真實寫照,是我國現(xiàn)存最珍貴的工業(yè)遺產(chǎn)。
名 稱:漢口中華全國總工全舊址
編 號:6-0997-5-124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926-192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武漢市
簡 介:
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位于武漢市漢口江岸區(qū)友益街16號(原為2號)。舊址由左右兩棟西洋式建筑組成,坐南朝北,外觀樸實而典雅,占地1507平方米。1926年10月湖北全省總工作正式成立,設機關于左樓,1927年2月中華全國總工會遷駐武漢,在右樓辦公。至1927年7月,這里是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中心,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導人蘇兆征、李立三、劉少奇等曾在此辦公。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作為大革命時期全國工作運動中心,是中國工運史及中國革命史的重要載體和見證。同時具有極高的建筑史料和建筑藝術價值。
名 稱:大冶兵暴舊址
編 號:6-0998-5-125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929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大冶市
簡 介:
大冶兵暴舊址位于大冶市城城關鎮(zhèn),為一進四棟磚木硬山式飛檐結構房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同治六(1867年)重修,屬晚清學宮,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1929年12月間 ,程子華等共產(chǎn)黨人,在紅五軍五縱隊的配合下,舉行了震驚全國的“模范大冶暴”。
大冶兵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武裝繼秋收起義、南昌起義后的又一次重大武裝起義,對于研究湘鄂贛邊區(qū)鄂東南地區(qū)革命斗爭史和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工農(nóng)紅軍歷史,提供了實物見證。
名 稱:紅三軍團革命舊址
編 號:6-0999-5-126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930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大冶市
簡 介:
紅三軍團革命舊址位于大冶市劉仁八鎮(zhèn)劉仁八村,原為民宅。舊址一進三幢,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筑門臉仿西方古典建筑形式,建筑總面積2394平方米。是一組中西結合的晚清建筑群。
1930年5月間,紅五軍主力來到鄂東南,與紅五縱隊會師。6月初,紅五縱隊擴編為第八軍,6月中間,在劉仁八村召開紅五軍軍委擴大會議,會議決定成立紅軍第三軍團,不轄紅五軍、紅八軍。
紅三軍團團部舊址是研究中國農(nóng)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一方面軍孕育過程的重要實物。
名 稱:五里坪革命舊址
編 號:6-1000-5-127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929-1933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鶴峰縣
簡 介:
五里坪革命舊址位于鶴峰縣城東60千米的五里坪,現(xiàn)包括湘鄂邊獨立團團部舊址、五鶴游擊梯隊隊部舊址、紫荊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舊址、共青團湘鄂邊特委機關舊址、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供銷合作社舊址、中共湘鄂邊特委舊址、五里坪戰(zhàn)斗遺址等各類文物遺存23處,總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
湘鄂邊獨立團團部舊址,位于五里坪街西段北側,東鄰紅軍駐軍舊址,為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16.43米,進深9.45米。
紅軍叉放于軍舊址,1929年至1930年,紅四軍曾多次進駐五里坪,指戰(zhàn)員均分散住在五里坪街及附近民戶家中。現(xiàn)存駐軍舊址7處。
收編川軍談判舊址,位于五里坪街西段北側,東鄰紅軍駐軍舊址,為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10.15米,進深6米。
赤色監(jiān)所舊址,位于五里坪街中段北端,兩側為紅軍駐軍舊址,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12.38米,進深7.71米國。
五鶴游擊梯隊隊部舊址,位于五里坪街東段北側,兩側為紅軍駐軍舊址,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裝瓦房,上下兩層,面闊6.83米,進深7.75米。
九區(qū)婦女協(xié)會舊址,位于五里坪街東段北側,東鄰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大會堂舊址,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6.5米,進深7.4米。
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會場舊址,位于五里坪街中段。1931年4月,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成立于此,舊址為懸山頂穿斗式木結構瓦房,四合院式面布局,面闊13.6米,通進深19.51米。
紫荊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五里坪街東段南側,西鄰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舊址,1930年春,紫荊鄉(xiāng)蘇維埃政府成立于此。為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10.39米,進深6.64米。
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舊址,位于五里坪街中段南側。1931年4月,舊址現(xiàn)存三間,為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26米,進深12米。
共青團湘鄂邊特委相關舊址,位于五里坪街中段南側,東鄰中華蘇維埃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舊址。舊址為兩進式懸山穿斗結構木質瓦房,坐南朝北,面闊10.8米,進深17.95米。
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供銷合作社舊址,位于五里坪街中段南側。1931年,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供銷合作社成立于此。為懸山頂穿斗結構瓦房,面闊12.3米,進深11.4米。
紅軍被服廠舊址,位于老街西端南側。為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9.4米,進深5.8米。
湘鄂邊軍政干部訓練班舊址,位于五里坪街東北側100米,為懸山頂穿斗結構木質板裝瓦房,面闊9.85米,進深8.5米。
湘鄂邊黨政干部訓練班舊址,位于五里坪街東北300米。1931年5月,中共湘鄂邊特委在此舉辦湘鄂邊黨政干部訓練班,舊址現(xiàn)存兩間,占地面積84平方米,懸山頂,木結構。
中共湘鄂邊特委舊址,位于五里坪街西北約500米。1931年5月2日,中共湘鄂邊分特委為中共湘鄂邊特委相關設此。為三層吊腳樓式建筑,面積382平方米,懸山頂,木結構。
五里坪戰(zhàn)斗遺址,位于五里坪街東南。遺址為兩山相夾的谷地。
蘇維埃小學遺址,位于五里坪街中段北側,東北側鄰中華蘇維埃湘鄂邊聯(lián)縣政府大會堂舊址,占地面積8100平方米。
五里坪革命舊址湘鄂邊蘇區(qū)的代表性遺存,是研究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孕育過程的實物依據(jù)。
名 稱:中原軍區(qū)舊址
編 號:6-1001-5-128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946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大悟縣
簡 介:
中原軍區(qū)舊址位于大悟縣宣化店,包括中原軍區(qū)司令部舊址、周恩來與美蔣代表談判處舊址、中原軍區(qū)大會場舊址、中原軍區(qū)首長舊居。舊址群分別坐落在竹竿河東西兩岸,一橋之隔,原來大都是清代的會館和商行。占地面積2322平方米,建筑面積1562平方米。
中原軍區(qū)司令部舊址位于大悟縣宣化店中心街。該舊址坐西朝東中,門向街道開,背臨竹竿河,系清代建筑,磚木結構,五架抬梁式建筑,三廳兩院,舊址占地面積621平方米,建筑面積463平方米。
周恩來與美蔣代表談判處舊址位于大悟縣宣化店竹桿河西岸。該舊址始建于清初,房屋坐北朝南,兩進一天井。占地面積1261平方米,建筑面積445平方米。
中原軍區(qū)大會場舊址位于大悟縣宣化店中心街。舊址是清末商家所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兩進一天井,面闊各五間,舊址占地面積3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
中原軍區(qū)首長舊居位于大悟縣宣化店中心街。建筑兩進一天井,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占地面積132.7平方米,建筑面積124.78平方米。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5-1946年間,由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等領導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解放區(qū)行政公署、中原軍區(qū)司令部駐在這里,統(tǒng)一領導中原地區(qū)的反內戰(zhàn)斗爭。
中原軍區(qū)舊址保存完整,文物原生性、真實性較高,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和教育意義。
名 稱:荊江分洪閘
編 號:6-1002-5-129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1953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公安縣
簡 介:
荊江分洪閘地處荊江南岸的公安縣境內,1953年4月25日建成竣工。包括屹立于太平口的進洪閘、橫跨虎渡河上的節(jié)制閘。
進洪閘位于公安縣埠河鎮(zhèn),建于1952年。閘全長1054.37米,鋼筋混凝土開敞式,共32孔,每孔凈寬18米,啟閉機55臺,每臺啟閉能力10噸。
節(jié)制閘位于公安縣黃山頭鎮(zhèn),建于1952年。全閘總長336.8米,為鋼筋混 凝土開敞式,共32孔,每孔凈寬9米。啟閉機32臺,每臺啟閉能力10噸。
荊江分洪閘是我國50年代初期興建的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的主體工程。1954年長江發(fā)生大水,通過三次開閘分洪,減輕了洞庭湖的負擔,緩解了洪水對荊江大堤的威脅,為確保江漢平原 和武漢三鎮(zhèn)以及長江下游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與現(xiàn)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
名 稱:雨臺山墓群
編 號:6-1108-2-028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周
類 型:古墓葬
所 在 地:湖北省荊州市
簡 介:
雨臺山墓群位于荊州市荊州區(qū)紀南鎮(zhèn)雨臺村。墓群占地30平方公里,古墓葬據(jù)測算在10萬座以上。墓地內有多道崗地,多為南北走向,大墓一般分布于崗地最高處,小墓則分布于低崗和崗地的坡地上。1975、2000-2003兩次發(fā)掘,雨臺山墓地埋葬的大部分為楚國中下等墓,也有較多的大墓,如張家巷M8、M18都屬楚國中上等貴族墓。其四周也葬有較多的小墓,它們顯然是楚國族葬制的形式,即為楚國的“族墳墓地”之一。雨臺山墓群現(xiàn)已發(fā)掘近2000座中小型楚墓,其年代自西周晚期至戰(zhàn)國晚期,出土了大批文物。
雨臺山墓群對研究東周時期楚國的埋葬習俗和楚國的社會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雨臺山墓群歸入第一批——楚紀南故城。
名 稱:天星觀墓群
編 號:6-1109-2-029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周至漢
類 型:古墓葬
所 在 地:湖北省荊州市
簡 介:
天星觀墓群位于荊州市沙市區(qū)觀音垱鎮(zhèn)東北天星觀村。墓群沿長湖南岸分布,東西長約4.7千米,南北寬約3.5千米。其保護范圍內有天星觀墓地、黃家灣東漢墓地、楊家臺墓地、漁家灣墓地、二龍崗墓地、張灣墓地、陳家咀西周遺址、亨堂墳東周遺址共6處墓地和2處遺址。1978、2000年對天星觀一、二號墓進行了發(fā)掘,資料非常豐富。天星觀是一處楚國封君番氏家族墓地,對于研究楚國封君制度和葬俗等問題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天星觀墓地周圍的5處墓地,墓主為戰(zhàn)國中期的下大夫,隨葬品反映的文化特征與天星觀一、二號墓有一定聯(lián)系。這些墓地與天星觀墓地共同構成 了天星觀古墓群的文化內涵,為全面了解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天星觀墓群歸入第一批——楚紀南故城。
名 稱:元佑宮
編 號:6-1120-3-040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時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 在 地:湖北省鐘祥市
簡 介:
元佑宮位于鐘祥市郢中鎮(zhèn),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依照朱厚熜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南巡鐘祥時欽定“圖式”啟建,是供皇帝返鄉(xiāng)、皇室宗親及州府官員朝奉顯陵和舉行其他重大祭祀活動的場所,占地1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3492平方米。其建筑風格中軸對稱,宮門前為琉璃瓊花照壁,左右建保祚、延禧二坊。軸線上依次為元佑宮門、元佑殿、降祥殿,最后為三洞閣。宮內還建有鐘鼓樓、碑亭、廂房、配房等58間,宮墻周回410米。
元佑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明顯陵的配套宗教建筑,對研究明嘉靖皇帝的統(tǒng)治思想和早期宗教思想的形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元佑宮歸入第三批——顯陵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名 稱:長陽人遺址
編 號:7-0335-1-33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簡 介:
長陽人遺址位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xiāng)鐘家灣村,西南距長陽縣城約45千米。屬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1956年農(nóng)民在洞中挖出一塊有兩枚牙齒的人類上頜骨化石。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對遺址進行調查、發(fā)掘。該遺址有兩個洞口,左洞口高2米,深度5米余,出土少量動物化石。右洞口比左洞口略低,洞內堆積呈斜坡狀向兩邊延伸。試掘出土一枚人類左下第二臼齒化石及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40多種哺乳動物化石。
長陽人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于我國考古學、古人類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長陽人遺址是長江流域較早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地點,學術影響較大。遺址有豐富的動物化石,附近有鰱魚山、伴峽小洞等舊石器時期遺址,對于研究距今10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名 稱:梅鋪猿人遺址
編 號:7-0336-1-336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鄖縣
簡 介:
梅鋪猿人遺址位于鄖縣梅鋪鎮(zhèn)杜家溝村寨梁子山北麓的龍骨洞內,洞穴的北面100米有滔河,距白梅公路約20米。屬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內容積約200立方米,堆積厚約3.4米,其中含化石堆積厚約0.5~2.5米。
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70年。197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發(fā)掘,采集1枚人牙化石,發(fā)掘出土3枚人牙化石;一件打擊痕跡清晰的石核;二十多種伴生動物化石,主要有嵌齒象、桑氏鬣狗、獼猴、大熊貓、獾、馬、貘、犀牛、小豬等,屬華南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
梅鋪猿人遺址發(fā)現(xiàn)的人類牙齒化石所顯示的形態(tài)特征,與北京猿人以及爪哇猿人的牙齒特征相類似,是研究亞洲直立人的珍貴標本。其伴出的哺乳動物化石所代表的地質時代較早,所以梅鋪猿人時代早于北京人,與鄖縣人相當或略晚。該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為進一步研究我國古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及第四紀古地理環(huán)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名 稱:黃龍洞遺址
編 號:7-0337-1-33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
簡 介:
黃龍洞遺址位于鄖西縣西北方向30千米處的香口鄉(xiāng)李師關村六組,距香口鄉(xiāng)8千米。洞穴處于秦嶺東坡南段丘陵山地,為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口前有大水河。洞口高出河面約7米。洞穴后部是黃龍山。洞口面向東北,寬約27.8米,高11米,海拔高度為601米。
遺址于1984年發(fā)現(xiàn),2002年、2003年湖北省考古所等單位進行了調查和復查。2004~200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進行了三次科學發(fā)掘。洞穴內出土有7顆人牙化石、30余件石器、10余件植物果殼、數(shù)件疑似火燼物塊、10余件骨器,伴生了大量的動物化石。據(jù)初步測定,該遺址當屬舊石器晚期,距今5~10萬年。
黃龍洞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表現(xiàn)出了介于中國直立人(較早古人類)和中國現(xiàn)代人之間的特征,體現(xiàn)了兩者相關的連續(xù)性特征,對研究中國古人類的演化進程和現(xiàn)代中國人起源等,都有著極其重要價值。黃龍洞遺址人類化石已被命名為“鄖西人”。
名 稱:桂花樹遺址
編 號:7-0338-1-338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
簡 介:
桂花樹遺址位于松滋市大溝口村、松滋市與公安縣交界的王家大湖南部的臺地上,遺址呈長方形,面積54,000平方米。
該遺址于1974年發(fā)現(xiàn),同年湖北省博物館等進行試掘。文化堆積厚達2.5~5.5米。文化內涵以大溪文化為主。石器采用了切割、鉆孔等技術,器形規(guī)整,有鏟、斧、錛、鑿、雕刻器等。陶器數(shù)量多,器形有鼎、碗、缽、簋、盤、豆、罐、甕、壺、雙腹杯、直筒瓶、器蓋、器座等。部分紅陶器器表或上部施有深紅色的彩衣。其它還出有玉刀、玉鐲、玉璜、玉墜、陶球等。考古發(fā)掘還發(fā)現(xiàn)了少量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文化遺存。
桂花樹遺址首次明確了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疊壓關系,使得研究者準確地把握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在器物類別組合上的區(qū)別,并首次將龍山時代的遺存命名為“湖北龍山文化”,客觀上推動了石家河文化的研究。
名 稱:葉家廟遺址
編 號:7-0339-1-339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
簡 介:
葉家廟遺址位于孝感市孝南區(qū)朋興鄉(xiāng)葉家廟村和七份村,遺址地處澴水中游,遺址的西北角便是澴水故道。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達56萬平方米。
遺址于1980年發(fā)現(xiàn),2008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考古勘探、發(fā)掘。遺址(城址)北部城垣保存較好,城垣殘高3~4米,城垣寬30米左右。城內保存有南北向、高出周圍地面2~8米的臺地。城垣以堆筑為主。西城垣中部有一明顯的缺口,寬15米左右,應為城門。城垣外發(fā)現(xiàn)比較完整的環(huán)壕系統(tǒng),一般距城墻有8~10米,寬25~35米左右。環(huán)壕的西北角有一條壕溝與古澴水相連,環(huán)壕的東南部向外亦有一南北向的壕溝。城內南部與東部發(fā)現(xiàn)大片密集分布的紅燒土堆積與灰燼層,揭露出屈家?guī)X文化時期的圓形房基、方形房基、灰坑及甕棺葬等遺跡。 在葉家廟遺址四周發(fā)現(xiàn)了11個同時期的小型遺址,表明這一遺址群是一個以葉家廟城址為中心,有若干小型遺址圍繞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群。
葉家廟遺址填補了鄂東北屈家?guī)X文化城址的發(fā)現(xiàn)空白,遺址不僅有城垣、環(huán)壕等防御措施,還發(fā)現(xiàn)了與城址有關的供、排水系統(tǒng),以及居住區(qū)、墓地等,對研究長江流域早期社會組織形態(tài)、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名 稱:城河遺址
編 號:7-0340-1-340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
簡 介:
城河遺址地處沙洋縣后港鎮(zhèn)雙村村、長湖北岸,城河流經(jīng)古城址西南。遺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面積約70萬平方米。
遺址于1983年發(fā)現(xiàn),命名為“草家灣遺址”,2006年更名為城河城(遺)址。城址東北邊以自然高崗為天然城墻,其余方向城垣為平地土筑。城墻外壁較陡直,內坡平緩。在城址東南角、北城墻西端西部、北城西端中部、南城墻中部各有一處缺口。西北、南、西城墻外有寬約30~50米的城壕,東北部自然崗地外城壕不清楚,城址西北部略內凹。城址文化性質屬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
城河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不僅豐富了長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內容,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qū)早期城址之間的關系、探討長江中游史前聚落布局、文明起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名 稱:龍王山遺址
編 號:7-0341-1-341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
簡 介:
龍王山遺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qū)子陵鋪鎮(zhèn)美滿村與南橋村交界處,南距荊門市城區(qū)約15千米。遺址地處漢水西岸,面積約20萬平方米。
遺址于20世紀90年代發(fā)現(xiàn)。200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fā)掘了遺址的墓葬區(qū)。發(fā)掘面積1700平方米。清理大溪文化至屈家?guī)X文化時期的墓葬203座,墓葬的分布呈現(xiàn)以大墓為中心、周圍分布著中小型墓。出土了數(shù)以千計的陶器和大量的玉器和較多石器。其陶器主要有鼎、杯、罐、缸、曲腹杯、細頸壺、盆、器蓋、紡輪;玉器有璜、環(huán)、壁、墜、管及其他飾件。
龍王山遺址時代屬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guī)X文化時期。墓地保存完整,是長江中游漢水流域目前所見同時期墓葬中規(guī)格最高的。因此,該遺址(墓葬)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qū)史前時期大溪文化與屈家?guī)X文化的關系,探索長江中游早期文明的起源、特點、進程、動因乃至中華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義。
名 稱:大路鋪遺址
編 號:7-0342-1-342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新石器時代、商、周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
簡 介:
大路鋪遺址位于陽新縣白沙鎮(zhèn)土庫村,遺址東北、東南、西南三面邊境為山地環(huán)抱。遺址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高出四周地面約5米。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8萬平方米。
遺址于1981年發(fā)現(xiàn),1983年、1990年、200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行了發(fā)掘,發(fā)掘面積1658.5平方米。清理不同時期的灰坑、陶窯、房子、溝、井、墓等遺跡。出土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商周時期的出土物除陶、石外,還出土了大量的與礦冶和鑄造有關的遺存。
大路鋪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商周階段的遺存,其中的商周遺存代表了江漢地區(qū)商周時期一個獨立地域文化類型。大量與礦冶相關的遺存,表明它是當時鄂東南地區(qū)古礦冶遺址中的高級別聚落,為研究鄂東南地區(qū)古代礦冶生產(chǎn)、青銅器鑄造及其技術水平提供了寶貴資料,也對建立鄂東南及相鄰地區(qū)(皖西南、贛北)此類文化類型的分期年代有著重要意義。
名 稱:七里河遺址
編 號:7-0343-1-343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新石器時代、周、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房縣
簡 介:
七里河遺址位于房縣紅塔鄉(xiāng)七里河村,東距縣城3.5千米,西瀕七里河,南倚巫山山脈北麓的鳳凰山二郎崗,北為寬闊平緩的河谷階地。遺址地貌為一處不規(guī)則圓角方形矮崗,面積約4萬平方米。
遺址于1958年發(fā)現(xiàn)。1976年、1977年、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進行了三次發(fā)掘,發(fā)掘面積146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2~3米。遺存以新石器時代文化為主,先后發(fā)現(xiàn)石家河文化的房屋、灰坑、灰溝、墓葬等遺跡,三房灣文化時期灰坑、墓葬,東周建筑遺跡、墓葬,以及兩漢時期墓葬等大量遺跡。
七里河遺址,首次揭開了房縣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填補了武當山南麓至神龍架區(qū)這一大片區(qū)域內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發(fā)現(xiàn)的空白。其中關于石家河文化的發(fā)現(xiàn),表明七里河遺址在石家河文化時期是一個等級較高的聚落址,歷史文化價值重大。
名 稱:毛家咀遺址
編 號:7-0344-1-34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西周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
簡 介:
毛家咀遺址位于蘄春縣株林鎮(zhèn)柏條鋪村毛家咀灣東南部,北、東、南三面為小山體環(huán)繞,西南約700米處有株林河(即洗馬河、達城河),東北距離達城廟1千米。遺址所處的臺地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160米,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
遺址于1957年被發(fā)現(xiàn),1958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發(fā)掘。發(fā)掘區(qū)域集中在方家大塘、方家小塘和碓臼塘,面積1600平方米。遺址自新石器時期一直延伸至商周時期,以西周大型半干欄木構建筑為主要遺跡。在附近的新屋灣發(fā)現(xiàn)西周銘文青銅器窖藏,出土7件西周銘文青銅器。
毛家咀遺址的大型干欄式木構建筑,是首次在我國南方發(fā)現(xiàn)的大型干欄式木構架建筑遺跡,是中國西周考古的重大發(fā)現(xiàn)。出土的西周銅器,對探索長江中游地區(qū)的西周文化有重要意義。
名 稱:安居遺址
編 號:7-0345-1-34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周、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隨州市隨縣
簡 介:
安居遺址位于隨縣安居鎮(zhèn)王家樓村八組。遺址坐落在溠水入涢水轉折處東北側臺地上,臺地高出河床約5米。
遺址于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1984年、1991年、1998年、2009年多次復查。199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通過遙感手段判定,安居有古城址存在。隨后通過對安居遺址實地勘探驗證確認,安居遺址的東部保存有一座小城,南北長190、東西寬170米。城墻東、北、西三面保存較好,夯筑。南墻為現(xiàn)代民居所覆蓋。城址高出地面約1米,城墻寬約10米,墻外有護城河,寬約10米,深度距地表約2米以上。城內采集有春秋至漢代的遺物,在城北西部發(fā)現(xiàn)有包含漢瓦的地層及漢墓打破城墻現(xiàn)象。根據(jù)遙感提供的情況及地形地貌推測,小城的北部應有大城存在。城址北側的羊子山曾發(fā)現(xiàn)兩周時期墓葬,出土大量青銅器和陶器。2007年10月,羊子山中部發(fā)現(xiàn)1座墓葬,出土各類青銅器27件,部分青銅器上有“鄂侯”字樣的銘文。
安居遺址的發(fā)現(xiàn),為確定古曾(隨)國都城地望提供了重要信息,對解決曾(隨)之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名 稱:草店坊城遺址
編 號:7-0346-1-346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周、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
簡 介:
草店坊城遺址位于孝昌縣花園鎮(zhèn)陳林村陳家草林西200米處,南依澴水河,北臥武家崗崗地。
遺址于1985年發(fā)現(xiàn),城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由城垣、樓櫓、城門、護城河組成。東、南、西、北分別長420米、260米、257米、340米,總面積16,000平方米。城垣土筑,現(xiàn)存城垣最高處4.30~4.50米,最低處2.60~2.70米。城垣保存有5個拐角處,在西北、西南、東北3個城垣拐角上有樓櫓基址;城門二座,一座位于南垣東段,另一座位于西垣南段。城垣外周有護城河。城址內采集的戰(zhàn)國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鬲、豆、罐、盆、甕等。漢代陶片均為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瓦欏紋、器形有罐、盆及筒瓦等。六朝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灰黃陶次之。1995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在位于遺址東北500米處的武家崗墓地發(fā)掘墓葬300余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有東周時期的銅劍、銅鼎、銅印章、銅戈、銅茅及陶鼎、陶敦、陶壺、陶鬲以及東漢時期的白陶盆、南北朝時期的瓷盤口壺等。
草店坊城遺址地理位置突出,城址形制獨特,應是鄂東北地區(qū)東周至秦漢時期一座重要的軍事城堡,為研究東周楚城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標本。
名 稱:郭家崗遺址
編 號:7-0347-1-34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東周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
簡 介:
郭家崗遺址位于宜城市雷河鎮(zhèn)官堰村郭家崗自然村,坐落在一南北長、東西短的長條形的高臺地上,東距楚皇城約14千米,西距蠻河2千米。遺址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750米,面積近120萬平方米。
遺址于1980年發(fā)現(xiàn),1989年、1990年武漢大學等單位進行了發(fā)掘。文化層堆積厚1.5~2.0米,包含物豐富。遺跡有房址、灰坑、井。灰坑有圓形、橢圓形、不規(guī)則三種。井分布較密,一般直經(jīng)為1.5米左右。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銅器等,以陶質生活用器數(shù)量最多。器形主要有鬲、罐、豆、盂、甗、壺等。遺址以東周文化遺存為主。
郭家崗遺址是一處比較典型的以楚文化遺存為主的遺址。遺址地層堆積豐富,文化發(fā)展序列清楚,器物組合完整,是迄今發(fā)掘的諸多楚文化遺址所不能比擬的,對于楚文化陶器分期標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
名 稱:孫郭胡城址
編 號:7-0348-1-348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戰(zhàn)國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簡 介:
孫郭胡城址位于咸寧市咸安區(qū)向陽湖鎮(zhèn)鐵鋪村熊家灣,地處一長條形崗地中間,東距老淦水河約600米,東部和北部為寬闊的平原,南部為丘陵山地。
遺址于1984年發(fā)現(xiàn),200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發(fā)掘。城垣因地勢修筑而成,呈長方形,南北長210米,東西寬125米,周長599米,面積為26250平方米。已發(fā)現(xiàn)城垣、角樓、城壕、烽火臺等遺跡。城垣有內、外護坡,墻主體寬4~5米,用黃色黏土夯筑而成。南北城垣中部有城門遺跡。南城垣與西城垣拐角處發(fā)現(xiàn)角樓。城墻外北、西、南三面有城壕,為人工挖掘而成。烽火臺位于城外西南一座直徑為15.6米的圓形山包上,上部為青磚,下部是夯土,時代為戰(zhàn)國時期。孫郭胡城址西500米處的白虎咀山發(fā)現(xiàn)了大面積的墓葬區(qū),出土了銅劍、銅箭鏃、鼎、鐓、壺、器座等器物,
孫郭胡城址保存良好,時代明確,對研究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具有重要價值。
名 稱:南襄城遺址
編 號:7-0349-1-349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戰(zhàn)國至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
簡 介:
南襄城遺址位于遠安縣洋坪鎮(zhèn)南襄城村四組百擔丘大片農(nóng)田中,時代為戰(zhàn)國至漢代,城址為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南北長9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27萬平方米。
城址現(xiàn)殘存北城墻和東城墻,長213米,墻寬21米,高1.9米,為夯筑而成,城內有大量的戰(zhàn)國至漢代的瓦塊及陶片,陶質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器形有鬲、豆、盂、罐、紡輪等,出土有青銅劍40余把,最長的一把達62厘米。在殘城墻東南500米處發(fā)現(xiàn)一口深10米的古陶井,城北有金壩嶺東周古墓群,城南有墓嶺崗東漢古墓群。
南襄城遺址所在位置是楚人活動的中心區(qū)域,城址內遺存豐富,對于研究楚國歷史文化具有較重要價值。
名 稱:新店土城遺址
編 號:7-0350-1-350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戰(zhàn)國、西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
簡 介:
新店土城遺址位于赤壁市新店鎮(zhèn)土城村,南臨潘河,東、西、北三面為小丘陵。1999年~200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7次調查、鉆探和發(fā)掘。遺址由大小土城及城址北部的王家?guī)X、花園嶺、祝家?guī)X三處墓地構成。發(fā)掘共揭露面積4153平方米。大城為戰(zhàn)國時期,小城為西漢時期。城墻均為黏土夯筑,城墻周圍有護城壕,現(xiàn)存大城與小城重疊西南角和西垣南段大部分。土城城外分布有王家?guī)X、花園嶺、祝家?guī)X三個墓地,整體保存較好,墓葬埋葬集中、分布規(guī)律,是城內居民死后的公共墓地。
新店土城遺址中的城址是我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楚國城邑,對于研究楚國對江南的開發(fā)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名 稱:郢城遺址
編 號:7-0351-1-351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秦、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
簡 介:
郢城遺址位于荊州市荊州區(qū)郢城鎮(zhèn)郢城村。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南北長1200~1500米,東西寬1500米、面積2平方千米。
城垣四面各有一座城門遺跡。夯筑城垣基寬15~20米,頂寬7~10米,殘高3~6米,城外有護城河遺跡。1977年發(fā)掘,城內文化層厚0.6~3米,出土有大量陶器和“半兩”、“五銖”錢等。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的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紋飾有繩紋、幾何紋,器形有鬲、豆、盂、碗、罐、釜、盆及磚、瓦、井圈等。
郢城遺址遺跡豐富,保存較好,對研究秦漢時期的歷史具有很高價值。
名 稱:吳王城遺址
編 號:7-0352-1-352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三國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
簡 介:
吳王城遺址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古樓街與鳳凰街范圍內。城址北枕長江,南至今吳都古肆沿線,東起鳳凰路,西至熊家巷。
吳王城又名吳大帝城,為公元221年孫權在漢代鄂城舊址上所建,是吳國最早的都城。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建業(yè)后,該城成為吳之西都,一直是吳西境的軍事重鎮(zhèn)。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約500米,現(xiàn)殘存東城垣、南城垣、西城垣局部及城壕、城垣基寬22~30米,城壕寬60~90米。在東城垣和南城垣發(fā)現(xiàn)城門遺跡。城內遺跡分布密集,曾清理出水井百余口。在城址外,先后清理過2000座六朝墓葬,其中有數(shù)座孫吳宗室的高等級墓葬。
吳王城遺址城內遺跡豐富,城外高等級墓葬較多,對研究三國時期的東吳史有重要價值。
名 稱:南漳山寨群
編 號:7-0353-1-353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明至清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
簡 介:
南漳山寨群以臥牛山寨、春秋寨、樊家寨、青龍寨、尖峰嶺寨和張家寨這6處山寨為典型代表,它們依山就勢,規(guī)模宏大,建筑獨特,分別建于不同時代,但各具特色。
臥牛山寨,位于東鞏鎮(zhèn)桂竹園村一組(原團山寺村)。寨墻依山就勢,成南北走向,跨越三個山頭,周長4181米,寨墻修筑有馬道和步行通道、碉堡、寨門、垛口、炮臺、瞭望臺、掩體等防御工事,寨內有不同時代建造的石房、廟宇375間。城內修筑有演兵場、跑馬場、校場、點將臺等軍事設施,還有明、清時期的碑刻,石雕等文物。
春秋寨,位于東鞏鎮(zhèn)陸坪村三組。依山勢而建,自南向北呈條形布局。寨墻周長1150米,南北長490米,東西寬30~50米,面積2.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500平方米,石筑房屋153間。其東、西、北三面由茅坪河環(huán)繞,臨河部位石壁陡峭,形成了一道奇險的防御屏障。
青龍寨,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青龍寨和與之相鄰的黃家寨、剪子寨、五峰寨共同構成了東南方的防御體系。山寨依山盤旋而建,東西長127米,南北寬20~40米,面積3810平方米。設有東門、西門。寨內有石筑房屋32間,建筑面積680平方米。各房均有觀察窗或射擊孔。
樊家寨,位于雙龍寺村北一座山峰的頂部,地勢較為險峻。系一處石構城堡式建筑,坐西朝東,平面長方形,有內城和郭城。內城面闊79.40米,縱深36.50米,面積5160平方米,建筑面積560平方米,設有東、西大門,門上建城樓,正面南、北城角分別建有碉樓。外城南北長102米,東西寬68米,部分墻體保存較好。
尖峰嶺寨,位于肖堰鎮(zhèn)柏樹崗村嵩華山頂,現(xiàn)有寨墻1880余米,現(xiàn)存石砌房屋160余間,整個山寨占地面積3.37萬平方米。
張家寨,位于東鞏鎮(zhèn)上泉坪村四組,始建于明清時期。寨建于山脊上,東西長642.50米,南北寬20~25米,面積8487.5平方米,寨墻周長1352米,寨墻寬0.8~3米。山寨規(guī)模宏大,寨內建筑保存較好,尚存石房151間,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東西寨門建有城樓。寨房為東西走向,一字排開立于山脊之上。
南漳山寨群的所有山寨,都是明清動亂時期當?shù)鼐用駷樽员6藿ǖ姆佬l(wèi)性堡寨。這些山寨,寨墻和房屋建筑均為石結構,相當一部分山寨保存較好,對研究明清史有較高價值。
名 稱:李來亨抗清遺址
編 號:7-0354-1-35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明至清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
簡 介:
李來亨抗清遺址主要分布于興山縣黃糧鎮(zhèn)、南陽鎮(zhèn)、古夫鎮(zhèn)、峽口鎮(zhèn)一帶。李來亨部在此駐軍屯田與清軍對抗,留下的遺跡遺物主要有17個城寨(黑虎觀、棋盤埡、寨嶺、張家灣、觀尖山、燕子寨、楊家寨、界牌埡寨、胡家灣寨、長坪鳳凰寨、老寨子、楊家?guī)X寨、將軍寨、城墻包、百城遺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個洞寨(寨子洞、仙龍洞、青龍寨、干龍洞、滴水巖、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戰(zhàn)壕、落步河壕溝、七步半古道遺址、炸子嶺橋、百羊橋、百城張家灣橋、圣帝行宮遺址、圣帝行宮之碑、炮臺、瞭望臺、點燈臺、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窩池、石碓窩等遺址。
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戰(zhàn)死后,李來亨跟隨李過、高一功等大順軍主將聯(lián)明抗清,李、高殉難后,李來亨率數(shù)萬部眾入川、鄂邊緣,與郝?lián)u旗、劉體純會師,組成了夔東十三家,于順治八年(1651年)駐軍興山的百羊寨、茅麓山等地屯耕山田自給。順治十二年(1655年)在百羊寨修建了圣帝行宮,樹有“圣帝行宮之碑”。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調集三路大軍數(shù)十萬,圍攻夔東十三家。李來亨在興山的萬朝山、茅麓山、百羊寨等地屢敗清軍,此時各抗清武裝先后失敗,李來亨援絕糧盡,于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遭叛徒引路偷襲,李來亨舉家自焚。
李來亨抗清遺址是大順軍抗清的實物證據(jù),大部分保存較好,古道與橋梁沿用至今。這些遺存,對清初漢民族抗清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古墓葬
名 稱:蘇家壟墓群
編 號:7-0621-2-10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東周
類 型:古墓葬
所在地: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
簡 介:
蘇家壟墓群位于京山縣坪壩鎮(zhèn)羅新村,坐落于漳水兩條支流交匯的三角洲內的丘陵崗地上。整個墓群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
墓群于1966年發(fā)現(xiàn)。2008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墓葬兩座,一座出土九鼎七簋為代表的97件青銅器,另一座墓出土青銅器6件。
蘇家壟墓群是曾國貴族墓地,其中兩座貴族墓出土的青銅器造型莊重,紋飾精細,在制作技術上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水平。該墓群對研究東周時期曾國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名 稱:安樂堰墓群
編 號:7-0622-2-106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東周
類 型:古墓葬
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
簡 介:
安樂堰墓群位于南漳縣武安鎮(zhèn)安樂堰村,距縣城28千米。北與南漳縣九集鎮(zhèn)溫家畈村接壤,向南2.5千米處是蠻河。
墓群于20世紀50年代發(fā)現(xiàn),自90年代發(fā)現(xiàn)后經(jīng)多次調查。墓群分布在兩座相距1.5千米的土崗上,共發(fā)現(xiàn)墓葬200余座。墓葬封土一般高20米左右,其中封土堆底徑達百米的有十余座。分布面積約5平方千米。l957年,重修“白起渠”時,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蔡候朱之缶”青銅缶。
安樂堰墓群墓葬數(shù)量多,等級高,保存狀況良好。由于該地是可能是楚國早期都城丹陽所在,所以該墓群對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名 稱:馬山墓群
編 號:7-0623-2-10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東周
類 型:古墓葬
所在地: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
簡 介:
馬山墓群位于荊州市荊州區(qū)馬山鎮(zhèn)和川店鎮(zhèn)境內。據(jù)統(tǒng)計有封土堆的古墓葬約300余座,分布面積20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墓。經(jīng)過多次發(fā)掘,出土有陶器、銅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其中馬山一號墓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絲織品,馬山五號墓出土的吳王夫差青銅矛,望山一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青銅劍,都是十分重要的發(fā)現(xiàn)。
川店鎮(zhèn)境內在冊的馬山墓群數(shù)量多,規(guī)模大,埋藏文物豐富。馬山墓群是研究先秦時期楚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實物資料,對研究先秦時期的楚國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
名 稱:霸王墳墓群
編 號:7-0624-2-108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戰(zhàn)國
類 型:古墓葬
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
簡 介:
霸王墳墓群位于老河口市仙人渡鎮(zhèn)安崗村內的冢子坡,地處漢水東岸的開闊平崗地,東接連綿起伏的丘陵山崗,西臨漢水東岸的沖積平原。墓地東起米家山西坡,西至徐家營,南接安崗自然村,北抵仙黃公路,總面積14.8萬平方米。
1992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襄陽市、老河口市文物部門配合工程建設對墓地進行了搶救發(fā)掘。發(fā)掘出土了青銅禮器、漆木竹器、兵器、車馬器、玉石器、竹簡等文物500余件。出土的彩繪漆方豆、漆耳杯、彩繪木臂銅弩機、透雕玉佩等制作精美、保存完好。
霸王墳墓群為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貴族墓地,對于戰(zhàn)國時期楚文化在漢江流域的分布及其特點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古建筑
名 稱:雙城塔
編 號:7-1212-3-510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宋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
簡 介:
雙城塔又名大圣寺塔、地藏王塔,位于紅安縣七里坪鎮(zhèn)鎮(zhèn)南3000米的周家墩村。
雙城塔為樓閣式磚塔,六邊形平面,十三層,高約35米,底層邊長4.5米。塔門位于東側,塔內設有階梯可通塔頂,一至二層、四至七層為穿心式階梯,其余均為旋轉式階梯。第三、四層有平座,由塔身、鋪作層、腰檐和平座組成;其余各層無平座,由塔身、鋪作層、腰檐組成。塔身外檐一至三層為五鋪作計心磚雕斗栱承檐,平座斗栱為四鋪作;五、六層外檐斗栱為五鋪作,逐跳偷心;七層以上為四鋪作磚雕斗栱承檐,十層以上斗栱均無泥道栱。塔身外每層均有排列規(guī)整的未封閉洞口,應為建塔時搭建腳手架所留。塔內部通道頂部均有斗栱承托藻井、天花,天花以雕刻蓮花、牡丹、雙線紋等裝飾;各層斗栱、腰檐、勾欄、門窗、藻井、神龕等均以特制磚拼裝而成,榫卯相扣,嚴密合縫。塔剎早年損毀。在二層內部天花斗栱和塔檐條磚上有模印“修塔陳陟記”銘文。
雙城塔通體比例均衡,塔身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圓和,形態(tài)健美,氣勢凝重,是湖北保存下來為數(shù)不多的宋塔精品,具有較高的保護與研究價值。
名 稱:無影塔
編 號:7-1213-3-511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宋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簡 介:
無影塔位于武昌區(qū)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園內。無影塔原名宋興福寺塔。興福寺原名晉安寺,始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間(552~554年)。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改稱興福寺。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興福寺并建此塔。興福寺毀于近代,1953年該塔遷移至洪山公園內。
無影塔為樓閣式石塔,塔身為實體。八邊形平面,高11.25米。塔身下部為石砌須彌座,直徑4.25米,須彌座上為七級塔身。第一、三、五、七層外壁設龕,檐下施四鋪作斗栱,其余層檐下無斗栱。每龕,中間嵌菩薩、天王、力士、供養(yǎng)人等造像。第一層南面小龕的左側刻“住大洪山勝象興福寺重修”,右刻“咸淳六年歲次庚午四月佛日知事僧宗杰題”。
無影塔形制古樸、年代確鑿,可作為武漢地區(qū)古建筑斷代的重要標尺,同時對研究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名 稱:勝像寶塔
編 號:7-1214-3-512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元至明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簡 介:
勝像寶塔又稱寶像塔,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蛇山黃鶴樓公園內。該塔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是用來供奉舍利的大菩提佛塔,系印度窣堵坡式建筑,原在蛇山臨江黃鶴磯上,1955年因建長江大橋遷移至現(xiàn)址。
塔為石砌,高9.36米,由底座、塔身、相輪、傘蓋組成。底座呈蓮花寶座狀,直徑5.55米。相輪呈圓錐形,塔身呈寶瓶形。塔內空心,從傘蓋直通底座。1955年在拆遷時,發(fā)現(xiàn)塔的南面有石坊門柱礎;塔內部為中空。在封閉的塔心內發(fā)現(xiàn)一個雕刻精致的石幢,高1米余,下為圓座,幢身為八角形,頂部刻有各種蓮花裝飾。塔室內還發(fā)現(xiàn)一個瓶蓋密封的銅寶瓶,平面刻字兩行,內容為“洪武二十七年歲在甲戍九月乙卯謹志”,瓶腹刻有“如來寶塔,奉安舍利。國寧民安,永承佛庇”。
勝像寶塔色澤白潤,古樸雅致,是武漢市現(xiàn)存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一度與黃鶴樓相映成輝,為研究歷史文化名城武漢的元末明初的歷史和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名 稱:鄭公塔
編 號:7-1215-3-513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元至明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
簡 介:
鄭公塔又名椿山塔,位于武穴市鄭公塔鎮(zhèn)老街東約100米,建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維修。鄭公塔是元代禪居寺前的佛塔,禪居寺唐代創(chuàng)建,一直延續(xù)到明清時期,相傳塔為唐初鄭姓官吏所建,故名。
鄭公塔是八面七層樓閣式磚塔。塔通高約20米,底層外邊長2.4米,內邊長1.4米,逐層內收。每層均有佛龕及浮雕圖案,間設門窗。每層塔身均以條磚制作并仿照木樓閣式塔做成柱子、闌額等構件。塔內各層設木構樓板與活動樓梯,現(xiàn)已損朽。鄭公塔內共分四層,即外觀的一、二層,三、四層,五、六層和第七層。只有底層室內有疊澀的磚層,以承托樓板枋。其上三層均不用疊澀,僅用圓木枋、木板分隔。塔身每層每邊均設有拱券門。第三層、第七層東西南北正四向為真門,第四、五、六、七層各方向均為真門,第二層各面為虛設的券窗,第三層其他方向亦為虛設的券窗。鄭公塔僅第七層檐下設有磚仿木斗栱,補間鋪作一朵,轉角鋪作一朵,共十六朵斗栱,均為單杪四鋪作重栱計心造。塔頂做成盔頂形式,寶瓶塔剎以鐵鏈系至八角。鄭公塔為清水磚塔,表面不飾粉刷,砌塔的灰漿為黃泥、石灰混合漿。塔身鑲嵌陰刻“大德十一年禪居寺”、“海山”、“十方祖師 至大元年六月十日立”、“佛法僧寶”、“觀音寶塔”、“大明成化三年太歲丁亥十月吉日擇子繼壽重修”等字樣的銘文磚。
鄭公塔是湖北境內少見的元代古塔,是湖北宋塔向明清塔演變過程中的重要例證,對研究湖北古塔發(fā)展歷史和結構特征具有重要意義。
名 稱:槐山磯駁岸
編 號:7-1216-3-51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
簡 介:
槐山磯駁岸位于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街槐山西麓長江邊。金口距武昌城20余千米,自漢代開始就是江邊一古鎮(zhèn),這里水運發(fā)達,是江夏地區(qū)的重要水碼頭,槐山距金口鎮(zhèn)約一千米。明嘉靖年間(1521~1566年),出于商業(yè)和航運發(fā)展的需要,由當?shù)卣蜕虘舫鲑Y修建了供航運拉纖和船只停靠的駁岸。
駁岸采取一橫一丁錯縫平砌法以大塊花崗巖條石構筑,少數(shù)部位為紅砂石,分上中下三層臺階式纖道,沿槐山山腳依山就勢而筑。全長約247米,平均高度7米。上層臺階寬5米,中、下兩層各寬2.3米。上層臺階裝有用花崗巖制作的護欄,望柱為瓜楞式,欄板為素面。望柱石共計130根,欄板石共129塊。在駁岸的壁面,還在一定位置上安裝有系纜用地栓纜石,并在駁岸的南端上、中兩級臺階纖道各建一劵頂式涵洞,上下連通,并有踏步,供上下通行。駁岸于清朝道光年間、民國時期均作過維修,整體保存較好,南、北兩端解放后因修江堤局部有所損毀。1997年和2001年,對駁岸主體建筑進行了兩次修繕。
槐山磯石駁岸是為保障長江行船安全而設置的永久性建筑物,是至今保存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和船運建筑工程之一,造型氣勢磅礴,風格雄偉古樸,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水激浪摧而屹立至今,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名 稱:白龍寺
編 號:7-1217-3-51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明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天門市
簡 介:
白龍寺位于天門市城區(qū)北34千米的皂市鎮(zhèn)五華山上,據(jù)文獻記載,該寺為南北朝齊武帝蕭賾的次子竟陵王蕭子良所建,唐重建,明清增修擴建,現(xiàn)存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沿軸線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整體布局東西寬約22米,南北長約58米,總占地面積約1276平方米。
前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建筑高約10米。梁架屬穿斗式體系,采用抬梁式柱網(wǎng)布局。上檐為六鋪作重栱計心造,屋面用小青瓦。前檐明間置牌樓門,作為白龍寺的入口,所以前殿有山門和天王殿的雙重功能。牌樓屋面為廡殿式,檐下用如意斗栱。后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兩山與后檐用磚墻,正面明間與次間用格扇門,稍間用八字墻封砌,建筑高約12米,占地面積220平方米。后殿上檐柱頭、平身科均為五鋪作重栱計心造,出兩跳如意頭昂形華栱。前檐柱明間置格扇門六扇,兩次間各置格扇門四扇,均為六抹頭格扇,后檐墻明間設木版門兩扇。寺內現(xiàn)存明、清以來石碑5塊。
白龍寺是湖北省境內為數(shù)不多的明代寺院建筑,其建筑形制和構件反映了明代建筑風格與地方建筑結合的特征,是研究湖北明代地方建筑的重要實物例證。
名 稱:禹稷行宮
編 號:7-1218-3-516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
簡 介:
禹稷行宮位于武漢市漢陽區(qū)洗馬長街86號,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現(xiàn)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一處為紀念大禹而建的古建筑群,包括禹稷行宮及禹碑亭、朝宗亭、山門、楚波亭、碑刻。整個建筑群占地10,009平方米。
禹稷行宮呈合院式布局,面積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廡、天井等構成院落式建筑。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屋面蓋小青瓦。禹碑亭面闊3.6米,石柱、木構架,以16攢三踩斗栱承托亭頂,上蓋灰筒瓦。亭子正中,樹立兩塊禹碑。朝宗亭為六角攢尖頂式建筑。無斗栱,青瓦飛檐。楚波亭為扇形平面歇山卷棚頂式暖亭。荊楚雄風碑總高3.8米,云紋碑額。
名 稱:楊家灣老屋
編 號:7-1219-3-51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
簡 介:
楊家灣老屋位于宜昌市夷陵區(qū)三斗坪鎮(zhèn)東岳廟村一組,三峽壩區(qū)內。
楊家灣老屋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年間(1820~1850年)擴建。老屋為磚木結構,長方形平面布局。縱深兩進,橫連十一屋,共有七個天井。明間及主要廳堂為穿斗式木構架,其它房屋則為硬山擱檁式。青瓦屋面,屋面組合錯落有致,封火墻及前后檐風格獨特。明間大門上有披檐,門框為青石打磨拼接而成,門柱飾淺浮雕鹿鶴逢春圖案,進大門依次為木隔墻、左右兩門、前廳、天井、正堂、后屋,左右次間、稍間的天井間隔布置,天井周邊有回廊,兩旁用青磚漿砌坎墻,上為槅扇檻窗,雕刻精細。建筑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潮及采光等功能。1939~1945年,抗戰(zhàn)時期這里曾作為三十軍江防總指揮部。
楊家灣老屋空間布置講究,屋面、封火墻錯落有致,大小天井有序設置,裝修部分精雕細刻,墨繪紋飾豐富多彩,體現(xiàn)了較高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和技藝。同時,楊家灣老屋也是一處抗戰(zhàn)紀念建筑,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楊家灣老屋是三峽大壩壩區(qū)內唯一原地保護的文物建筑。
名 稱:百寶寨巖屋
編 號:7-1220-3-518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
簡 介:
百寶寨巖屋位于當陽市西北方向、遠安縣與當陽市交界處的沮水兩岸,距市區(qū)20千米。
巖屋的最早開鑿年代目前無法考證,至遲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已有記載。清嘉慶、道光、咸豐三朝(1796~1862年)還曾重建過巖屋。百寶寨巖屋由付家?guī)r屋、李家?guī)r屋、官沖巖屋、金鼎觀、磨盤巖屋、青龍土地廟、兵寨、偏巖屋、毛家?guī)r屋、象屁股山巖屋、綠水巖屋、楊林巖屋、喬家湖巖屋、綠水土地廟、七孔巖、鐘家?guī)r屋、百家洞、龍觀廟、折船山巖屋、五土廟、孫家灣洞、廟崗巖屋、黃鵠灘巖屋及一些零散巖屋組成,數(shù)量23處250間左右,合稱為百寶寨巖屋群。巖屋功能有居住、宗教、屯兵、躲避兵火等。
百寶寨巖屋群對于研究沮河流域早期族群歷史變遷以及該族群文化習俗具有重大的價值,也有助于認識古代在巖屋開鑿工程技術方面所達到的成就,為研究沮水流域的政治、軍事、宗教、文化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名 稱:甘氏宗祠
編 號:7-1221-3-519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
簡 介:
甘氏宗祠位于竹溪縣中峰鎮(zhèn)甘家?guī)X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為紀念康熙年間鄂陜地方中左守備甘繼芳為國捐軀事跡而建。乾隆十三年至十九年(1748~1754年),擴建了正殿、后殿。光緒十四至十五年(1888~1889年)擴建了廂房、伙房、圍墻、操場、大門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由正殿、后殿、廂房、伙房、圍墻、大門樓組成,正門東側有1914年修筑的官廳。主體建筑均面闊五間,21.2米,分別進深6.8米,7.26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穿斗式構架,后堂壁開扇,前有檐廊,屋面用小青瓦。正殿前檐大門上方鑲嵌石制匾甘宗祠3字,石門框上部做成混梟形,上置石質平過梁。大門兩側置圓形抱鼓石,上有紋飾。地面鋪青石板,墻面有少量壁畫和彩繪。
甘氏宗祠是鄂西北規(guī)模較大的民間宗祠建筑,對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清代早期旌表制度和地域宗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其建筑、彩畫、泥塑、石雕、磚雕、木雕做工精美、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名 稱:大豐倉
編 號:7-1222-3-520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鄖縣
簡 介:
大豐倉位于鄖縣城關鎮(zhèn)北門社區(qū),漢江北岸的北坡崗地西部。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屬府治國家糧倉。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由于水患改建于現(xiàn)址。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太平軍攻打鄖縣的戰(zhàn)亂中嚴重受損,光緒九年(1883年)重建,民國時期為縣府集中倉,建國初期,被確定為中央糧庫鄖縣第一分庫。
大豐倉現(xiàn)存一座主倉和兩座副倉,由主建筑、建筑外場地,以及圍墻基址組成。三倉呈品字排列,主倉在南,坐南朝北,1號副倉在西,坐西朝東,在主倉的西部。2號副倉在北,坐北朝南,與主倉相對。建筑面積總計1129平方米,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結構為清水青磚墻體加木屋架,內部附有可自由拆卸加減的防潮木插板墻,木門閘、木門。倉內地面為木地板,距實土地面約為1米。主倉長35米,寬15米。屋架為重檐四坡灰瓦頂,屋面平直無曲線。上檐四周設活動通風納日窗16扇。倉正面開3道門,各高2.15米,寬1.06米。屋架使用斜梁,共8榀,中部建縱向夾層木板隔墻。倉底懸空1米,墻根四周設通風透氣窗18口。1號副倉長47米、寬8米,只殘存中部的明間和北部的次間、稍間。中部明間為懸山頂,共5榀梁架。2號副倉長35米、寬8米,單檐四坡頂,面闊3間。
大豐倉是湖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官儲糧倉,為研究古代糧倉的形制結構、布局和倉儲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大豐倉設計獨具匠心,針對糧倉通風、防潮的需求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且外形不失美觀古樸,具有較為重要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名 稱:上津古城
編 號:7-1223-3-521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
簡 介:
上津古城地處鄖西縣上津鎮(zhèn),上津鎮(zhèn)是湖北省重要的口子鎮(zhèn),是北上長安,南下武漢的水上交通要沖,現(xiàn)存城墻、山陜館、上關縣政府舊址、四街古民居群。
上津城墻為清嘉慶七年(1802年)全面復修后的城墻,至今每一塊青磚上都有“嘉慶七年上津公修”等字樣。古城總平面呈靴形,南北門之間長為300米,東西寬為305米,城墻周長1236米,城墻剖面呈下大上小的梯形,外側高度4.9米,內側高度3.77米,下系青石漿砌而成,上用青磚復修,城墻頂部建有雉堞,城墻拐角處曾建有城樓。城設五門,東曰通鄖,北曰接秦,南曰達楚,西曰通漢,西南便門。環(huán)城建有護城河,現(xiàn)測寬4.6米,深1.2米,現(xiàn)多淤塞。河四周植柳圍城,因此上津城曾經(jīng)也被稱作柳州城。
山陜館,又名南會館、陜西會館。位于古城東北后山腰,是一座集吃住、游玩、倉儲、集會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旅館、驛站。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207平方米,前后兩進,面闊三間11.6米,進深分為,進深分為5.85米、6.9米,均為磚木結構,抬梁式構件,單檐硬山灰瓦頂,兩山設封火山墻。
上關縣政府舊址,位于城內主街西側。1947年11月12日,陳謝兵團十七師十二旅解放漫川關和上津鎮(zhèn),次日宣布成立上關縣委、縣政府,隸屬豫、陜、鄂第四專員公署。1948年6月,劃歸陜南行署,改稱陜南第四專員公署。1949年5月24日,撤銷并入鄖西。舊址為一路一進院落式建筑。面闊三間11.32米,通進深22.2米,前后廳均為硬山青瓦頂,抬梁與磚墻混合承檁結構。大門上方嵌“上關縣”石匾一方。
四街古民居群,共有古民居47棟,主要包括熊家老屋、汪家老屋、錢秀珍老屋、殷西康老屋、余進寶老屋、李家老屋、汪聲華老屋、李西兵老屋、李富國老屋、田家老屋、趙青山老屋、張登明老屋、陳守貴老屋、李隨老屋、陸興飛老屋、范榮安老屋、鄧書富老屋、趙興國老屋、程遠明老屋、陳家坊老屋、汪遠成老屋、汪遠順老屋、李華秀老屋、汪家老屋、汪遠安老屋、祝合林老屋、王世余老屋、鄧賢明老屋、陳禮海老屋、葉成貴老屋、張德順老屋、吳明禮老屋、陳賢群老屋、李啟勝老屋、李啟凡老屋、范紹祥老屋、車錄善老屋、舒宗新老屋、王康德老屋、樊永全老屋、廖開建老屋、車慶海老屋、任叢春老屋、柯昌祿老屋、祝東林老屋、張合全老屋、陳金山老屋,位于古城主街兩側,均為磚木結構,單個四合院一進數(shù)重,內置天井,一般三四戶一院,兩三院一族,有“千里胡洞娃,院子三四家”的美稱。
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最為完整的縣級古城,古城本體、建筑風貌、空間格局均保存較好,對研究明清鄂陜交界地區(qū)建筑歷史、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
名 稱:萬年臺戲臺
編 號:7-1224-3-522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
簡 介:
萬年臺戲臺位于浠水縣散花鎮(zhèn)福主村,北距縣城約25千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磚木石混合結構。整個場地由戲臺和觀眾區(qū)兩大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
戲臺坐東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臺、后臺和化妝室三部分組成。前臺為三面敞開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臺基上,面闊6.1米,進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頂,下掛鐵質風鈴。檐下施如意斗栱。額嵌“云管陽春”木匾,額枋浮雕戲劇人物故事圖案,臺頂飾八卦天花。后臺面闊三間12.04米,進深一間6.2米,單檐硬山灰瓦頂。兩山設封火山墻,枋上鏤刻戲曲人物圖案。前、后臺以木板相隔。化妝室設在后臺底層,南側墻設小門,門外樓梯與后臺相連。戲臺前方設有觀眾看戲的緩坡形前場,保留有高約數(shù)丈的古樹3棵。
萬年臺戲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黃梅戲、漢戲傳播的重要場所,對于中國戲曲發(fā)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清代鄂東地區(qū)廟會文化的實物見證,為研究清代鄂東地區(qū)的鄉(xiāng)土建筑、戲劇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jù)。
名 稱:沈鴻賓故居
編 號:7-1225-3-523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簡 介:
沈鴻賓故居位于咸寧市咸安區(qū)浮山辦事處太乙村石烏山下。沈鴻賓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為清軍千總加都司,后因戰(zhàn)功升任臺灣海營提督。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積勞成疾,病死臺灣,時年47歲。死后追贈一品封典,授振威將軍加勃勇巴圖魯。沈鴻賓故居建于清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由沈鴻賓本人主持興建,建筑面積約1404平方米。
沈鴻賓故居為清晚期湖北地方建筑風格,合院布局,以中央廳堂、天井為中軸,左右對稱。中軸進深三進,左右?guī)窟M深八間。青色小布瓦頂,門樓呈飛檐翹尾狀。共有天井6個。堂屋高大,做工考究,梁枋、窗格雕花精細,藝術價值較高。有將軍第、皇恩旌裱御賜匾額。
沈鴻賓故居是湖北省重要的涉臺文物。故居建筑體量較大,規(guī)格較高,做工精良,為較典型的鄂東南民居,是研究湖北鄉(xiāng)土建筑的重要文物。
名 稱:王明璠府第
編 號:7-1226-3-52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
簡 介:
王明璠府第位于通山縣大路鄉(xiāng)吳田村畈上王自然村,東距通山縣城2千米。由清代舉人、歷任江西武寧、瑞昌、萍鄉(xiāng)等縣七品縣令的王明璠于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5年)毗鄰舊宅修擴建,形成新的府第群落。府第保持著清代晚期的建筑風格。含花園、院落共占地1萬余平方米。
府第建筑包括主體宗祠、宅院、學校、花園及各式手工作坊。建筑布局以宗祠為中軸,兩側對稱布置五進住宅。宗祠梁架形式均為穿斗式,無梁架者均采用硬山擱檁做法。所有建筑均為青布瓦屋面,山墻帽為貓拱背式,青石板天井,三合土地面。宗祠前端設木雕戲樓,各進天井之間互相聯(lián)通,兩側檐部安設遮陽布卷軸,地下排水系統(tǒng)完善。偏房均依兩側外墻搭建,作為作坊和下人居室。前院保持著青石墁鋪地面,兩側及后院為花園的基址。院內古井保存完好,學校尚存院落和教室,講臺僅剩基址。
王明璠府第是湖北省目前保存規(guī)模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府第功能設施齊全,文化內涵豐富,是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中巧妙運用自然水系,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和諧共存的成功范例。
名 稱:彭家寨古建筑群
編 號:7-1227-3-52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清
類 型:古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
簡 介:
彭家寨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zhèn)兩河口村,地處鄂西武陵山區(qū)中。龍?zhí)逗幼詵|北向西南流過寨前,與寨兩邊的山間小溪將村寨環(huán)抱。
彭家寨是武陵山區(qū)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眾多單體建筑組合成村寨時,以公共用地的院壩、風雨橋為中心展開。吊腳樓群依托觀音山,建于山腳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龍?zhí)逗樱由霞苡需F索橋。左是召大溝,右為叉幾溝,溝上架有一座百年歷史的涼亭橋。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壩,寨后竹林間有一橫排苕窖,東邊為彭氏墓地。彭家寨歷史建筑規(guī)模約8000平方米,全部為吊腳樓,有房屋22棟及風雨橋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繼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階老屋,彭繼元、楊祖祥老屋,彭繼檢老屋,彭南祥老屋,彭繼權老屋,周品老屋,彭繼亮老屋,彭文勇老屋,彭繼雙老屋,彭繼樹老屋,彭啟孟老屋,彭繼山老屋,彭繼松老屋,彭繼艮老屋,彭繼書老屋,彭繼富老屋,彭繼貴、彭繼青老屋,彭武生老屋,彭武順老屋,彭義老屋。
彭家寨對于研究土家族聚落營造具有較高的價值,從聚落的選址布局、植被配置到單體吊腳樓的建造,體現(xiàn)了土家族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和建筑與環(huán)境的和諧關系。
石窟寺及石刻
名 稱:赤壁摩崖石刻
編 號:7-1561-4-06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宋、明、清
類 型:石窟寺及石刻
所在地: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
簡 介:
赤壁摩崖石刻位于咸寧市赤壁市赤壁鎮(zhèn)石頭口村赤壁山磯頭的臨江崖壁上,地處長江南岸,赤壁市西北39千米。
摩崖石刻共10處。1號石刻為明代留存楷書“赤壁”2字,各長1.5米、寬1.04米。2號石刻為楷書陰刻“赤壁”2字。3號石刻為碑體陰刻“赤壁”2字。4號石刻為宋代殘存的隸書陰刻“赤”1字,據(jù)有關史料記載為三國周瑜手書。5號石刻為清同治十年(1871年)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刻留的草書陰刻“鸞”1字。6號石刻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楷書陰刻王奉詞《過赤壁偶成絕句》兩首。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7號石刻為1號石刻的題記。時代不明的8號石刻為楷書陰刻詩詞石刻。9號、10號石刻分別為陰刻諸葛亮兩個戴冠執(zhí)矛士兵人物畫像石刻。
赤壁摩崖石刻是現(xiàn)存數(shù)量最多、歷史跨度最長的三國題材摩崖壁刻群,是研究三國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實物,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名 稱:李曾伯紀功銘
編 號:7-1562-4-06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南宋
類 型:石窟寺及石刻
所在地: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
簡 介:
李曾伯紀功銘位于襄陽市襄城區(qū)檀溪街道城西龜山東麓。摩崖呈方形,高4.7米,寬4.4米,面積約20平方米,刻寫于南宋寶佑二年(1254年)正月一日。
銘文共79字,字徑0.3米,碑文寬正,陰刻楷書,整篇作品頗為厚實,字體方正寬博,遒勁有力,刻工技藝高超,字字清晰,保持了書體的原有神韻。四邊以陰刻圖案裝飾,體現(xiàn)了摩崖的端莊肅穆。其上橫額雙鉤體“襄樊銘”3字與銘文字體不同,疑為后人所加。
李曾伯紀功銘至今仍保持昔日風貌,保存完好,堪稱楷書中的珍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是研究宋史、襄陽軍事史的珍貴資料。
近現(xiàn)代
名 稱:古德寺
編 號:7-1800-5-193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87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古德寺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上滑坡路74號。該寺于清光緒三年(1877年)由隆希創(chuàng)建,初名古德茅蓬,1905年擴建,1914~1919年間由主持昌宏先后兩次進行擴建,改名古德寺,并由黎元洪親自題寫匾名。1921年開始修建大雄寶殿,1934年完成。該寺占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8000平方米。
古德寺坐東朝西,整個寺院呈三進院落式格局。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共同組成了該寺的中軸線,中軸線兩側分布著諸如方丈室、覺幻室、藏經(jīng)樓、普同塔等建筑。古德寺建筑造型仿緬甸阿難陀寺,兼具融合了多種典型建筑風格,集大乘、小乘、密藏三大佛教流派的文化特征于一體。大雄寶殿是古德寺最具特色的主體建筑,既有緬甸風格的平面布局,又有哥特式的造型和裝飾元素,堪稱中西合璧建筑之典范作品。
古德寺?lián)碛形覈鴿h傳佛教唯一的群塔型大殿,其風格雜糅、造型獨特且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該寺設計構思來自當時的英國殖民地緬甸,因此該寺也成為中緬文化交流史上的實物見證。
名 稱:起義門
編 號:7-1801-5-19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11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簡 介:
起義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首義南路,原名“中和門”,為武昌古城10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軍工程八營革命黨人首先發(fā)難,打響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第一槍,按部署迅速占領楚望臺軍械庫,控制中和門城樓,打開城門迎接城外的南湖炮隊、馬隊等進城。炮隊入城后首先在中和門城樓、楚望臺和蛇山等地布定炮位,向清湖廣總督署發(fā)起猛烈轟擊,支援其他起義部隊攻克總督署,占領武昌城。故中和門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為“起義門”。
中和門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是一座帶有甕城的城門。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占武昌后,該城門因辛亥首義的重要作用,在拓展市區(qū)時得以保留。其城樓在北洋軍閥時期被毀,后城門也瀕于倒塌,殘存拱洞與斷壁,1956年維修、1981年對其進行全面修復。城門上方嵌大理石匾額,上刻葉劍英題寫的“起義門”三字。城樓為重檐歇山頂,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朱柱青瓦,斗拱飛檐。
起義門在辛亥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名 稱: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
編 號:7-1802-5-19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3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解放大道2185號。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磚木結構的普通民居,建筑面積197平方米。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時,遭到軍閥的干涉和破壞,3萬多工人決定舉行總同盟大罷工。同時,總工會自2月3日起由鄭州遷到漢口江岸分工會辦公。此處為江岸分工會秘密辦公地。領導工人罷工斗爭的有張國燾、林育南、項英、施洋、林祥謙等。2月7日罷工斗爭遭到反動軍閥的血腥鎮(zhèn)壓,發(fā)生了震驚全國的“二七”慘案。1980年武漢市人民政府撥款搬遷舊址內居民,對舊址進行修繕,1981年2月7日正式開放。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見證了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也見證了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對中國工人運動的殘酷鎮(zhèn)壓,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名 稱: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
編 號:7-1803-5-196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吉慶街116-126號,為一棟二層磚木結構的里分式住宅。
中國共產(chǎn)黨“四大”以后,中宣部由彭述之任部長,委員有蔡和森、瞿秋白等。1927年3~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分兩批遷武漢。彭述之到武漢前,武漢地區(qū)的宣傳工作主要由瞿秋白負責。中宣部在武漢主要負責漢口《民國日報》、《楚光日報》等刊物的出版、發(fā)行和指導湖北省委工作。毛澤東撰寫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部分在此發(fā)表并出版單行本;同時,配合斗爭形勢,散發(fā)油印宣傳品,進行宣傳鼓動。7月“馬日事變”后,中國共產(chǎn)黨的組織活動被迫轉入地下,并陸續(xù)轉移,9月底中宣部隨中央機關遷回上海。
舊址為輔義里的組成部分,是一棟兩層磚木結構的里分住宅,建于1917年,由廣興榮營造廠營造,劉子敬投資建造。有兩個天井,屋頂陽臺;房間寬大、凈空高,屋頂有紅瓦,隔熱散熱效果好,冬暖夏涼,設計建造科學合理,舒適宜人,具有典型的漢派里分特點。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是全國尚存不多的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重要機關舊址,具有較高研究價值。其建筑是當時流行的折衷主義風格,立面構圖規(guī)整,裝飾精美,同時使用了模式化的單元設計和相同的建筑母題,給人對稱和協(xié)調的感覺,具有一定的建筑藝術價值。
名 稱: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
編 號:7-1804-5-19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天津路12號,是一棟三層的單元連體建筑。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的活動被迫轉入地下,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瞿秋白、李維漢和中央秘書鄧小平等人避居于此。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以及八七會議的各項籌備工作都在這里秘密進行。瞿秋白在這里秘密翻譯了共產(chǎn)國際代表羅明納茲起草的《告全黨黨員書》。同年9月下旬,黨中央機關陸續(xù)秘密遷往上海,瞿秋白等人先后由此分赴各地,繼續(xù)從事革命工作。
舊址1925年由華僑王光投資興建,景明洋行設計,漢協(xié)盛營造廠承建。長75米,寬25米,樓頂另加一層氣屋,共有5個單元。建筑底層設計為商業(yè)用房,上層為住宅用房。每套房屋均設計有臥室、起居室、衛(wèi)生間、廚房及傭人用房。為充分利用面積,套房之間采用了梭門。樓梯、檐口等建筑細部制作精美。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作為中國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的見證地,具有較高研究價值。同時其建筑風格獨特,也具有一定的建筑藝術價值。
名 稱: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
編 號:7-1805-5-198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簡 介: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都府堤20號,原為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創(chuàng)辦于1918年,1926年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一小學。
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舉行開幕式,之后在漢口黃陂會館(已毀)繼續(xù)進行。中共“五大”是在國民黨右派發(fā)動政變、革命面臨嚴重危機的緊急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同年5月10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亦在此召開。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湖北地區(qū)早期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曾在此以教書作掩護進行革命活動。
舊址總平面呈長方形,面積7900平方米,建筑臨街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風格,內部則為傳統(tǒng)木建筑形式。舊址較好地保存有建于1918年的4棟建筑,均為融合西式風格的學宮式建筑。另有風雨操場、小禮堂、教工宿舍3棟為2007年按原貌復建。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空間形態(tài)和建筑結構,建筑藝術價值較高。
名 稱: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編 號:7-1806-5-199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簡 介: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解放路259號武昌實驗小學內,是大革命時期國共兩黨為培養(yǎng)國民革命軍事、政治人才而合力創(chuàng)辦的高等軍事院校。
1926年10月,北伐軍克復武漢。中國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左派決定在武漢成立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培訓革命人才。1927年1月,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工兵科1200多名學員陸續(xù)從黃埔和江西入校學習。1月19日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由于校長蔣介石、黨代表汪精衛(wèi)不在武漢,其職分別由鄧演達、顧孟余代理,惲代英任總政治教官。2月12日正式開學,學生3760余名。3月,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其更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隸屬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改校長制為委員制,由譚延闿、鄧演達、惲代英、徐謙、顧孟余組成校務委員會,惲代英主持日常工作。“四一二”政變后,學生被改編為中央獨立師,與葉挺的國民革命軍二十四師一起平定了夏斗寅叛亂。“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軍校被迫解散。
舊址原為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兩湖書院,現(xiàn)僅存4棟半磚木結構平房,面積約1000平方米,歇山式建筑,坐北朝南。有南北向教室兩排,第一排三棟,第二排一棟半,均面闊6間,進深3間,左右兩側開門,四周有1.9米寬的走廊。
舊址是國共兩黨合力創(chuàng)辦軍事院校、培訓革命人才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名 稱: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
編 號:7-1807-5-200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勝利街163~165號,191號。
1927年,以陳獨秀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從上海遷至武漢,此地為中共中央機關的租住地,陳獨秀、蔡和森、李維漢等領導人曾在此居住并從事革命活動,中共中央的許多重要會議也在此舉行。
舊址為兩幢三層西式洋房,均坐西朝東,立面對稱,外墻為清水紅磚,門楣、窗臺、挑梁等處的裝飾呈歐式古典風格,室內為木質樓梯與木質地板。整個房屋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
舊址是中國大革命歷史的見證,也是全國尚存不多的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名 稱:湖北省立圖書館舊址
編 號:7-1808-5-201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36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簡 介:
湖北省立圖書館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武珞路45號。湖北省立圖書館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張之洞主持創(chuàng)辦,當時館址設于武昌蘭陵街西側(今解放路);1908年遷入蘭陵街東側原博文書院校舍(今武昌區(qū)公安局);1934年2月,省政府決定籌建新館,同年6月,選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現(xiàn)址)。1935年10月1日,新館奠基,1936年7月建成,建筑面積2572平方米,由袁瑞泰營造廠承建。1938年武漢會戰(zhàn)期間,舊址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所在地。
圖書館為一座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復興式近代建筑,其內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外形則極具傳統(tǒng)建筑特點,歇山琉璃瓦大屋頂,碧瓦飛檐,檐下設有石質的斗拱、梁枋造型構件;而在立面中出現(xiàn)的壁柱、檐口線腳等元素,又反映出西方形式的融入。圖書館主樓為凸字形,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間為三層,對稱的兩側為二層。建筑外墻采用水刷石,木門鋼窗,建筑一層使用井字形梁架,且在井格中做彩繪,使天花板呈現(xiàn)出類似古建筑中平棊做法的效果。室內墻裙、樓梯欄桿和地面均用彩色水磨石裝飾。整棟樓古樸壯觀,是當時新材料、新技術與中國傳統(tǒng)形式相結合的典范。
湖北省立圖書館是我國早期的圖書館專用建筑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該建筑造型莊重考究、風格鮮明,堪稱新舊交融、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名 稱: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
編 號:7-1809-5-202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37~1938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勝利街332~352號(原漢口大和街)。
1937年11月12日,經(jīng)中共中央同意,葉挺開始在武漢正式組建新四軍軍部。1937年12月25日,葉挺、項英召開領導干部會議,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正式成立。為迅速完成新四軍組建工作,軍部同國民黨當局談判,解決了新四軍各支隊集中整編、干部任命、隸屬關系問題,確定了紅軍游擊隊的集中整編辦法、新四軍的作戰(zhàn)部署,并多方籌集款項、武器、物資。當年在這里工作和居住的新四軍將領有葉挺、項英、張云逸、周子昆、曾山等。1938年1月下旬,新四軍軍部遷南昌,漢口軍部改為新四軍駐漢辦事處。
舊址原為日本僑民住宅,為毗鄰的兩棟二層住宅式磚木結構樓房,建筑面積1029平方米。建筑以磚墻承重,一、二樓均裝原木樓楞,上裝杉木地板。屋頂為三角形木屋架,坡屋面,上覆紅瓦。外墻為混合砂漿粉刷,正面中部飾有簡單的西式雕花。一、二樓均設有陽臺,陽臺上部為可開式玻璃窗,下部為木質活動擋板。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具有日本住宅式建筑特征,見證了新四軍軍部在武漢誕生的歷史,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名 稱: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
編 號:7-1810-5-203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37~1938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
簡 介: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長春街57號(原中街89號)。
董必武于1937年10月來武漢籌建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辦事處初設在漢口安仁里1號,同年12月遷于現(xiàn)址。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建立的公開辦事機構。李濤、錢之光先后擔任處長。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武漢成立長江局,機關秘密設在辦事處內。1937年12月~1938年10月,周恩來、董必武、秦邦憲、葉劍英、鄧穎超、王明等中共領導人在這里領導長江局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的工作。
舊址原為日商大石洋行,坐西朝東,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四層,占地面積823.3平方米,建筑面積2288.6平方米。建筑外觀展現(xiàn)西方建筑形式,而內部的小庭院又為中國傳統(tǒng)院落的布局。一樓為商行,二、三、四樓為高級公寓。四樓屋頂花園的泥土層深達60厘米,起隔熱作用。對墻體、門窗的很多細節(jié)處理適應了武漢的氣候特征,使屋內可冬暖夏涼。1944年,美國飛機轟炸日租界時,原建筑被炸毀。1978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設為紀念館。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是中共建立在當時國統(tǒng)區(qū)和全國抗日中心的重要機構,在領導團結國內外各界人士參加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
名 稱:中共豫鄂邊區(qū)委員會舊址
編 號:7-1811-5-204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40~1942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
簡 介:
中共豫鄂邊區(qū)委員會舊址位于京山縣新市鎮(zhèn)小煥嶺村一組吳灣。舊址分東西兩院,占地面積650平方米。
1939年11月中旬,中原局決定在鄂中建立新的鄂豫邊區(qū)黨委,統(tǒng)一領導三地黨組織,黨委成員由鄭位三、陳少敏、李先念、陶鑄、任質斌、楊學誠等組成,黨委機關駐扎在京山八字門。1940年10月,李先念帶領邊區(qū)黨委機關遷駐小煥嶺。中共鄂豫邊區(qū)委員會在小煥嶺駐扎了兩年之久,使小煥嶺成為豫鄂邊區(qū)抗日斗爭的領導中心。
舊址是兩幢相連的清末中國傳統(tǒng)式民居四合院建筑,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東院內設有司令部辦公室、會議室,西院為李先念、陳少敏同志以及警衛(wèi)員、號兵等工作人員的居室。東院,三進二天井,面闊14米,進深20.9米,由門廳、過廳、廳屋、堂屋、前房、后房和廂房等14間房屋組成,建筑的前檐用青磚砌筑斗墻,兩側和房間用土坯磚砌筑,廳屋的前后用槅扇門隔斷,天井用青條石砌筑,后天井兩側二級青條石踏步。;西院貼東院而建,二進一天井,面闊17.3米,進深18.9米,由廳屋、堂屋、廂房、天井構成。
中共豫鄂邊區(qū)委員會舊址是研究豫鄂邊區(qū)黨委機關革命斗爭史及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思想和活動的重要遺存。
名 稱:華新水泥廠舊址
編 號:7-1812-5-205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46~2005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簡 介:
華新水泥廠舊址位于黃石市黃石港區(qū)黃石大道145號。舊址地處黃石市中心地段,北為黃石大道,東、南、西三面均為民宅,南距磁湖500米。舊址占地面積約5.4萬平方米。
華新水泥廠舊址現(xiàn)存3臺濕法水泥窯(其中1、2號窯設備1946年從美國進口,由美國愛麗斯公司生產(chǎn)。3號窯于1975年開始擴建,1977年正式投產(chǎn),被命名為“華新窯”)、2臺四嘴裝包機等生產(chǎn)設施及生產(chǎn)線、運輸線、廠房和管理用房等配套設施。
華新水泥廠是我國近代最早開辦的三家水泥廠之一,原名大冶湖北水泥廠,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1946年9月28日,在現(xiàn)址興建了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水泥廠。1949年初,第一臺濕法水泥窯建成投產(chǎn)后,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chǎn)規(guī)模能力,曾譽為“遠東第一”。1950年,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冶水泥廠合并,后經(jīng)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成為“華新水泥廠”。2005年起老廠區(qū)陸續(xù)停產(chǎn)。
華新水泥廠舊址現(xiàn)存的1—3號濕法水泥窯是“華新水泥廠”歷史進程中的重要見證,不僅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而且從水泥生產(chǎn)工藝的角度看,代表了當時先進的生產(chǎn)力,在中國水泥發(fā)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
名 稱: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
編 號:7-1813-5-206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中華人民共和國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簡 介:
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位于咸寧市咸安區(qū)向陽湖鎮(zhèn),主要包括五七區(qū)、窯廠區(qū)、紅旗區(qū)、向陽區(qū),總面積約78,000平方米。
196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在湖北咸寧向陽湖(原名關陽湖)建立“五七”干校,下設文化部機關、文聯(lián)作協(xié)口、出版口、文物口、電影口,共分五個大隊。6000余名文化人,先后在干校當過學員,其中,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盛譽的名人174人,如謝冰心、馮雪峰、沈從文、嚴文井、張?zhí)煲怼埞饽辍㈥惏讐m、臧克家、李季、馮牧、蕭乾、孟超、侯金鏡、郭小川等,都曾在這里勞動和生活過。
舊址內房屋144棟,有五七干校學員自己動手修建的磚瓦結構平房、“干打壘”的土坯房,還有燒磚燒瓦的窯廠,另外還有他們自己設計,自己施工修建的三座橋,即紅旗橋、五七橋、向陽橋。
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是特殊時代的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意義。
名 稱:武漢長江大橋
編 號:7-1814-5-20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57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漢陽區(qū)
簡 介:
武漢長江大橋橫跨于武漢市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
武漢長江大橋建于1955年9月,1957年10月建成通車,全長1670米,正橋部分為1156米,兩岸引橋共514米,正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木結構梁橋,上層為公路橋,路面寬達18米,可以并排行駛六輛汽車,兩側設有人行道;下層為雙線鐵路橋;正橋的兩端建有橋頭堡,各高35米。橋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面兩側設鑄有各種飛禽走獸的齊胸欄桿,橋下可通萬噸巨輪,八個橋墩除第七墩外,其他都采用大型管柱鉆孔法,為以后各地橋梁建設提供了經(jīng)驗。
武漢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第一橋,在中國橋梁建設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與現(xiàn)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
名 稱: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早期舊址
編 號:7-1983-5-007
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
年 代:1927~1932年
類 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所在地: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
簡 介:
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早期舊址位于江陵縣沙崗紅軍街及周邊鄉(xiāng)村,主要包括鄂西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會議舊址、鄂西紅軍印刷廠舊址、鄂西特別委員會舊址、鄂西少共總部和鄂西蘇維埃聯(lián)縣政府舊址、中共江陵縣委員會舊址和江陵縣五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江陵縣貧民協(xié)會舊址、江陵縣蘇維埃政府五區(qū)區(qū)委機關舊址、鄂西教導大隊兵運訓練班舊址、賀龍指揮機關舊址、賀龍舊居、許光達舊居、鄧中夏舊居、彭之玉舊居、柳直荀舊居、周逸群舊居等15處舊址和舊居。
1927年至1932年,周逸群、賀龍、段德昌、鄧中夏、許光達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先后到沙崗領導革命斗爭,將白鷺湖游擊隊與監(jiān)、沔游擊隊整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六軍,后合編為紅二軍團,組建了鄂西特委。在此期間,沙崗老街(今紅軍街)是鄂西特委、鄂西政府機關所在地,在此創(chuàng)設了紅軍醫(yī)院、紅軍兵工廠、紅軍被服廠、紅軍軍政干部學校(列寧大學)等后勤與組織保障基地,并召開了湘鄂西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第三次黨代會。在黨中央和鄂西特委領導下,紅色根據(jù)地擴大到監(jiān)利、石首、天門、潛江、沔陽、荊州、當陽、遠安、公安、松滋等地,成為湘鄂西早期紅色革命的策源地。
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早期舊址是研究這塊根據(jù)地歷史的重要遺存。
湖北省第六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 瀏覽 7190 次
TAG: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一篇:江西省宜春市樟樹藥都藥膳制作工藝
更多關于 湖北省第六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