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頭的手工抄紙制作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全手工制作的紙張,灘頭手工抄紙技藝以毛竹為原料,經(jīng)過泡料、踩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撈紙、榨干、焙紙等10多道工序變成紙,這種手工紙又稱“土紙”。歷史上,土紙制作曾遍布灘頭,并由土紙演繹出灘頭年畫、色紙、香粉紙,即所謂的“灘頭三絕”。
紙料漚制
在料凼中撒入生石灰。將白料松綁,有順序的放入料凼中,每放十公分厚就撒一層生石灰,浸泡一至兩個月后用清水洗去石灰水,將料晾干,再在凼底用枕木抬起,將料層層放在枕木上,上面蓋兩寸厚的稻草,用石頭壓緊,發(fā)酵十五天,再用清水浸泡四十天,紙料漚制完畢。
煮料
是用堿或石灰的水溶液在高溫下處理原料,將粘連在纖維之間的果膠、木素等除掉,使纖維分散開來而成為紙漿。煮料過程也隨原料不同而有很大差別:煮桑皮先用石灰水泡10分鐘, 再放進煌鍋里與石灰水處理5天,取出后還堆置發(fā)酵。稻草只需要少許石灰稍微蒸煮或堆放發(fā)酵,即可成為紙漿。
洗料
是把蒸煮后的漿料放入布袋內(nèi),經(jīng)過水的沖洗和來回擺動,把紙漿中夾雜的石灰渣及煮料溶解物等洗凈。
曬白
就是把本色紙漿(灰白、淺黃到棕色不等)變?yōu)榘咨垵{。傳統(tǒng)的曬白法是把洗凈的漿料放在向陽出,直接利用日光照射約達2~3個月的時間,直到紙漿顏色變白為止。現(xiàn)在一些手工紙的產(chǎn)生時也有利用漂白粉進行漂白的,只不過漂白粉用量較少,漂白的時間也還較長。
打料
是用人力、水碓、石碾等把漿料搗打成泥膏狀,使?jié){料中的纖維分絲和帚化,能夠交織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紙頁,打料是人工造紙操作中最繁重的一道工序。
撈紙
又叫入簾或抄紙。撈紙是先把紙漿和水放日抄紙槽內(nèi),使紙漿纖維游離地懸浮在水中,然后把竹簾投日抄紙槽中抬起,讓纖維均勻地平攤在竹簾上,形成薄薄的一層濕紙頁,最后把抄成的濕紙移置在抄紙槽旁的濕紙堆上。
榨干
是把濕紙頁內(nèi)多余的水分擠壓出去,使?jié)窦埦哂幸欢ǖ膹姸龋岳谒⒓埜稍铩.敵斓臐窦堩摾鄯e到數(shù)千張時,利用壓榨設施施加適當?shù)膲毫Γ辜垉?nèi)的水緩慢地流出。壓榨時不可加壓過猛,否則會影響濕紙頁的質量;壓榨后濕紙所含水分也不宜過多后過少,以防分紙時揭破或焙紙時發(fā)生脫落。
焙紙
也稱烘紙或曬紙,就是把濕紙頁變成可以使用的干產(chǎn)品。焙紙的方法是把經(jīng)過榨干的濕紙一張一張地分開,再將其刷貼在烘壁外面,利用壁內(nèi)燒火的熱量,傳遞到外壁蒸發(fā)紙內(nèi)的水分,使紙頁變干。焙紙時烘壁表面溫度不可過高,不然紙頁易起皺和發(fā)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