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紅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低溫紅釉。因?yàn)槌噬茹~紅穩(wěn)定,所以在明清廣泛使用,在燒造工藝上比出高溫銅紅容易得多,明清御器廠便以礬紅取代了銅紅。青花與紅彩相結(jié)合,是當(dāng)時(shí)一種新穎的裝飾工藝,兩種色彩相互輝映,對(duì)比鮮明。因?yàn)閺V泛流行于明清官窯瓷器,尤其是青花礬紅龍紋瓷器。
青花加礬紅彩瓷器燒造工藝
青花加礬紅彩是明宣德時(shí)創(chuàng)燒的的釉下彩與釉上彩相結(jié)合的裝飾技法。燒造工藝是先在胎上以鈷料畫好部分紋飾并留出一定的空白,施透明釉經(jīng)高溫?zé)珊笤僭诳瞻滋幪罾L礬紅彩,二次復(fù)入窯經(jīng)低溫烘燒而成。
明清青花礬紅龍紋瓷器特點(diǎn)
海水龍紋是明清兩代瓷器紋飾中典型龍紋之一,以龍與海水組成,畫面基本上是游龍?jiān)隗@濤駭浪中出沒,或在海浪中行走飛騰。明清兩代較為盛行,所繪龍紋多寡不一,有單龍、雙龍、四龍乃至九龍。
宣德青花礬紅彩瓷器造型主要有花盆、盤、碗、高足碗等。紅彩鮮艷,溫潤,施彩時(shí)深淺分用,以表現(xiàn)紋飾的立體效果。
青花濃艷青翠,紅彩鮮艷明快。
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盤,明宣德,高4.4厘米,口徑22厘米,足徑14厘米。
盤敞口,淺弧腹,圈足。青花紅彩裝飾。內(nèi)底繪海水蛟龍紋。外口沿下繪回紋,腹部繪九條蛟龍翻騰于海水浪花間。圈足內(nèi)施白釉。無款識(shí)。
明嘉靖青花礬紅彩海水云龍紋盤
明嘉靖青花礬紅彩海水云龍紋盤高4.0cm,口徑18.2cm,足徑10.4cm。孫瀛洲先生捐贈(zèng)。盤撇口,淺弧壁,圈足。內(nèi)外皆為青花礬紅彩裝飾。口沿內(nèi)繪青花雙線,盤心繪紅彩海水青花龍戲珠紋。外壁飾紅彩海水青花趕珠雙龍紋。
清代青花礬紅彩龍紋瓷器青花色澤明快,礬紅彩油潤娟秀。
清代青花礬紅彩龍紋瓷器喜歡仿造明代的瓷器。
清代青花礬紅彩龍紋瓷器多波浪釉,尤其是中晚期瓷器。
清代乾隆青花礬紅龍紋盤
青花礬紅龍紋盤高4口徑17.4足徑11厘米 撇口,弧形淺腹,平底矮圈足。白釉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盤內(nèi)壁口沿飾青花雙線圈紋,盤心以青花繪海水,礬紅繪一須發(fā)怒張的龍,騰越在藍(lán)白相間的海水上,龍身上下翻騰,龍爪有力怒張,表現(xiàn)出威武的氣勢(shì)。器外壁口沿部飾冰梅錦地紋,器身繪海水云龍紋九條,寓意“龍生九子”龍乃帝王之象征。乾隆盤類器物的海水龍紋多在盤心及外壁繪波浪翻滾的海水,游龍?jiān)诓酗w騰。
明代洪武以后,釉上紅彩逐漸代替了釉里紅,而裝飾效果卻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后青花礬紅這種裝飾大量在瓷器中出現(xiàn),一直延續(xù)到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