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出圖的文物瓷器碎片以及流傳有序的古董瓷器是我們鑒定的瓷器的參考方法。瓷器鑒定的重要方法就是底足,從底足的胎釉、工藝、以及燒造溫度就能鑒別瓷器年代和真?zhèn)危瑯幼邮詹鼐W(wǎng)今天介紹一下瓷器底足鑒定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
瓷器的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跳刀痕”、“棕眼”、“火石紅”(窯紅)、“墊燒痕”、“湖米底”、“敲底”、“沾窯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顯的年代痕跡。
1.乳突
“乳突”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顯,明早期“乳突”也較大,洪武中期漸小,永樂、宣德有細(xì)小“乳突”,雖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較少見,但到嘉靖萬歷時又出現(xiàn),一直到崇禎才消失,這就是說“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2.旋痕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較為明顯,而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時底足內(nèi)壁也有旋轉(zhuǎn)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棕眼”(針鼻孔),康熙時底釉處往往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體。而光緒民國及現(xiàn)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較淺,從“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體。
3.火石紅
“火石紅”(窯紅),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鐵量高,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甚至羊肝色。明時已較淡,但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見到火石紅。
4.湖米底
“湖米底”,見于明與明前砂底大盤,由于胎中含鐵量高,燒后高溫下要通風(fēng)冷卻,吹風(fēng)的砂底處氧化成米飯燒焦似的片片的痕跡。
5.敲底
“敲底”,見于道光時鈞紅,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處燒后與所墊物粘連在一起。為使其分開,只好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盡管如此,由于年代較長,所敲處一般胎色變深,且手感平滑。
6.沾窯砂
“沾窯砂”,由于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盤碗底足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nèi)也沾有窯砂。
古代瓷器底足鑒定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
來源:樣子收藏網(wǎng) 瀏覽 4728 次
更多關(guān)于 古代瓷器底足鑒定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