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藏傳佛教的雕塑,位于遼寧阜新,這里被稱為東藏,以區(qū)別西藏的藏傳佛教,海棠山摩崖造像也是絲綢之路上的佛教文明雕塑。海棠山摩崖造像是中國“東方藏傳佛教黃教中唯一幸存下來的民族文化瑰寶。
中國有西藏,還有東藏。
東藏有兩個中心,一個是瑞應(yīng)寺,再一個就是普安寺。
普安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部大板鄉(xiāng)境內(nèi)的海棠山東南山坳中,三面環(huán)山,暖河繞寺前平原而過。
普安寺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章嘉活佛率其徒始建,歷經(jīng)六世活佛,于光緒九年(1883年)建成。它是黃教藏式的古建筑群體。
在海棠山花崗巖石的崖壁上,還有200多尊石造浮雕,石佛千姿百態(tài),形象逼真,體態(tài)健美、栩栩如生。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竟然躲過了文革的劫難,這在全國也算一個奇跡了。
普安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部大板鄉(xiāng)境內(nèi)的海棠山東南山坳中。
據(jù)阜新縣志記載,普安寺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章嘉活佛率其徒始建,歷經(jīng)六世活佛,于光緒九年(1883年)建成。它屬于黃教藏式古建筑群體。黃教是藏傳佛教的一個派別——格魯派,因為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所以稱黃教。藏傳佛教有好多個派別,最主要的四個是:格魯派、薩迦派、寧瑪派及噶舉派。漢人根據(jù)這四派各自服飾和建筑的不同特色而稱他們?yōu)椤包S教”、“花教”、“紅教”及“白教”。
普安寺曾是蒙古族群眾景仰的地方,但令人遺憾的是寺廟遭破壞,僅剩下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