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石窟本來不是很出名,最近因?yàn)樘忑埳绞叻痤^觀音雕塑殘像而讓天龍山石窟走入觀眾的視野。天龍山石窟位于原市西南40公里處天龍山腰,是東魏至唐開鑿的佛教石窟群。
天龍山石窟始鑿于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隋、唐歷代開鑿,現(xiàn)存石窟25洞,分列于東西兩峰山崖間。其中唐代石窟最多,共15洞。
洞窟自東而西排列,東峰分上下兩層,上層4窟,下層8窟,第一窟面東而設(shè);西峰13窟,11窟面東,19、20窟面西,其余洞窟皆坐北朝南。石窟平面大多為方形,三壁三龕式石窟占到全部石窟的一半以上。石窟共分四期開鑿。
天龍山石窟第一期開鑿于北魏末至東魏時期 ( 528-546年)。為東峰第2、3窟,窟形為雙窟,方形,覆斗頂,三壁三龕。窟門圓拱形,門側(cè)雕有八角形門柱,柱頭上雕有風(fēng)鳥。龕為圓拱龕,壁面及窟頂刻淺浮雕。造像多為坐姿,面相清瘦,身材修長,衣紋自然,端莊安祥。
第二期開鑿于北齊時期 (550-577年),共3窟,即東峰第1窟,西峰第 10、16窟。窟形為前廊式,前廊三間,仿木結(jié)構(gòu)雕成,廊下雕有兩根八角柱,柱下有覆蓮柱礎(chǔ),柱頭上置大額枋,枋上是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斗栱,窟門兩側(cè)各有一力士。造像均面相渾圓,身體碩壯。佛像發(fā)髻低平,面相渾圓,著褒衣博帶式或袒右式袈裟,腿部出現(xiàn)雙陰線衣紋。
第三期開鑿于隋開皇四年 (584年) ,東峰第8窟最具代表性,是窟中央有方形塔柱的支提窟。在窟壁和塔柱四周鑿龕造像。
第四期皆為唐代 (673-704年)開鑿,共15窟。西峰第9窟規(guī)模最大,分為上下兩層,窟前明代建漫山閣,閣為三層,重檐歇山頂。現(xiàn)存上層為彌勒大佛,下層以十一面觀音像居中,左右為文殊、普賢二菩薩。
天龍山石窟有許多早期建筑實(shí)物資料,如束蓮式圓形或八角形柱、束蓮式覆盆式柱礎(chǔ)、人字栱和一斗三升等。其高超的雕造技法是石窟這種外來藝術(shù)逐漸中國化的典型實(shí)例,尤其是用圓雕技法雕出的造像,既具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點(diǎn),又具有中國傳統(tǒng)雕刻所固有的清新韻律和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