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也叫料器,琉璃雕刻,原名“套料”,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間,于光緒年間在博山發(fā)展興盛。琉璃雕刻,在眾多的琉璃藝術品中,以其獨特的工藝,明快的色彩,凝重的造型,古樸的風格,深受各國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多彩的“套料”雕刻藝術
琉璃雕刻工藝在清代叫作“套料”。因為北京人把琉璃,也就是博山的有色玻璃工藝品叫作“料器”,用兩種以上的琉璃色料相套制成的瓶、碗、壺等就叫“套料”。
套料即套色,是琉璃制品區(qū)別于玉石器的獨特工藝,即在琉璃制品的表面再套上一層或數(shù)層與底子不同的色料,再在這些色料上,根據(jù)需要繪制山水花鳥等圖畫,經(jīng)過雕琢加工,使圖畫顯露出來,雕鏤錯采,光色鮮明,琳瑯悅目。
這是一個復雜細密的加工過程,要經(jīng)過吹制成型、套料,整型、磨面,設計圖型,加溫涂蠟,刻畫輪廓、落地打砂,浮雕研磨,精雕細刻、拋光等十幾道工序。完成一個套料刻花瓶,一個技工要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一般套一色的居多,有的多至五色。色彩配合與圖案設計可形成不同的格調(diào):白底套藍,典雅凝重;白底套紅,鮮明富麗;白底套綠,郁茂蔥翠。而單色浮雕則多是名貴色料,如雞油黃、雞肝石、松石蘭等。
制品不同,式樣不同,規(guī)格大小也不相同。以刻花瓶為例,小的6吋,大的14吋,最大者到20吋。形體也富于變化,美人瓶呈圓角形,蘿卜瓶紡棰形,天球瓶下粗如鼓,上細如柱,觀音瓶亭亭玉立,還有燈籠瓶,椰子瓶、魚尾瓶等,都因物取名,各象其形。除圓形者外,還有瓜棱瓶、八棱,四棱等多種。
套色浮雕以花卉禽鳥為多,還有山水,人物、走獸等。傳統(tǒng)的圖案,如天女散花,龍鳳呈祥、嫦娥奔月,松鶴延年、鳳戲牡丹等,工藝獨到,栩栩如生,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民族色彩。
琉璃雕刻在博山的發(fā)展
博山的琉璃雕刻工藝有悠久的歷史,清朝康熙年間,宮廷內(nèi)的鼻煙壺作坊,就有博山的工匠。清朝乾隆時,北京的套料多取于博山,然后運到北京的玉石作坊,進行刻花加工。
最初出現(xiàn)的“套料”是鼻煙壺。清代大金石家趙之謙所著的《勇廬閑詰》中對“套料”的記述是較早且較翔實的:“壺皆以五色玻璃為之……更創(chuàng)新制謂之曰‘套’。‘套’者,白套采也。先為之質曰‘地’……套之色有紅,有藍,有綠、黑、白……更有兼套,曰二采、三采、四采、五采,或重疊套,雕鏤皆精絕。龍鳳盤螭,魚雁花草,山川彝鼎,千名百種,淵乎清妙。”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琉璃雕琢到乾隆年間已發(fā)展到很高的水平。
到了清朝光緒年間,博山開始有了本地的琉璃雕刻品。民國初年,博山的套料雕刻相當興盛,洋煙嘴是重要產(chǎn)品。但戰(zhàn)爭后,琉璃業(yè)歇業(yè)停產(chǎn),水手行(磨工)后繼無人。
直到建國后,琉璃生產(chǎn)獲得了新生,刻花工藝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1958年,博山美術琉璃廠招來北京玉雕工人王德行,恢復了刻花生產(chǎn)。隨著對外貿(mào)易的日益擴大,刻花技藝人員也逐漸增多,“文化大革命”前,技工發(fā)展到100多人,套料刻花制品有200多種。
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工藝也在逐步革新。1959年,電動設備機轉動代替腳蹬。1963年,空氣壓縮機噴砂代替原來費時費工的“落地子”工序。1964年,拋光工藝改進,以麻根輪代替細砂研磨。1973年,人造金剛石磨頭又大大提高了工效。
劉濤的師父——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張維用更是將琉璃雕刻的藝術水平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提升。他創(chuàng)作的“女媧補天”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紋瓶、“紅葉題詩”壺等,無不滿溢著濃濃文化氣息,如詩如畫,使琉璃雕刻實現(xiàn)了從工藝品向文化藝術品的品位升華。
老手藝傳承難
如何傳承、發(fā)展這門傳統(tǒng)手藝,使其在新時代里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一直是老一輩琉璃藝人思索和努力的方向。劉濤說:“目前淄博真正從事琉璃雕刻的人很少,如果不從現(xiàn)在培養(yǎng)接班人,琉璃雕刻藝術很有可能會面臨斷代的危險。”
琉璃雕刻的基本功難掌握,制作程序繁瑣,學習周期長,一般要5年-10年才能培養(yǎng)成才。加之,藝人更要兼修文化內(nèi)涵,這更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