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蓬山摩崖石刻由秦渡庵畫像石刻和佛跡洞摩崖題刻組成.達蓬山亦因有了秦始皇的到此一游和徐福東渡傳說而名聞?wù)銝|。此山原名香山,寶慶《四明志》如是記載:“香山,舊名大蓬山,又名達蓬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山峰有巖,高四五丈,如削成;有石穴深三丈,其巖有佛跡。或云山上多香草故以為名,又云秦始皇至此,欲自此入蓬山,故號達蓬。”
【秦渡庵畫像石刻】:位于達蓬山佛跡洞東南側(cè)百米遠的崖壁上,畫像石刻面東,高1.21米,由人物、動物及其他造像組成。畫面上端居中刻‘靈臺自若’四字,下為‘鯉魚躍龍門’和神龕造型,神龕呈正方形,進深0.21米,兩側(cè)刻‘比丘圣靈塔·康熙庚子春’字樣;左側(cè)上方為一倒騎老翁,神態(tài)自若,疑為張果老;右邊為波濤中行進的大船,時而有魚兒躍出水面的場景;下方一組為人馬過橋圖,高高的拱橋使人、馬步履蹣跚,小心翼翼;其右側(cè)另有一組畫像,為鳳鳥爭鳴和牽驢過橋圖。該畫像石刻造型古拙,雖雕刻技法一般,卻生動詮釋了古代濱海人們的出行及其他生活狀態(tài)。
【佛跡洞摩崖題刻】:
佛跡洞位于慈溪市達蓬山磨坊崗南部,洞口面西南,僅容一人進出。洞深10米,寬5米,四周峭壁削立,上端綠蔭蔽頂。洞南崖壁下留有一天然左足跡。相傳,唐天寶元年,僧達慧在山中結(jié)廬修行時發(fā)現(xiàn)該足跡,以為佛跡,遂稱之為佛跡洞。
在佛跡洞東壁巖上鐫有三方題刻:
第一方:此刻為楷書,縱高0.53米,橫寬0.50米,字徑0.08米,共5行25字。外有方形邊框線,上刻飾出屋頂狀。其內(nèi)容為:‘武林錢芋、錦屏陳邦彥偕奉親來瞻佛跡。隆興二年(1164)二月廿四日。’
第二方:此刻為楷書,縱高0.48米,橫寬0.90米,字徑0.07米,自左向右共11行52字。其內(nèi)容為:‘縣宰唐仲溫,攜家來禮古佛足跡,訪禪師遺趾,捫蘿穿石,小休洞口,東眺滄海,真勝游也。子士賢、孫祺孫侍行。時淳熙九季(1182),清明前一日。’
【注】:唐仲溫,字與直,南宋婺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饒州教授;淳熙八年(1181)正月八日任明州慈溪縣令,淳熙九年(1182)八月二十二日去職。
第三方:此刻為楷書,自左向右書寫。縱高0.55米,橫寬1.70米,字徑0.06米;其中正文14行,每行6字,尾行2字,款6行,共20行112字。內(nèi)容為:‘巍巍達蓬,跨海之東,古留佛跡,今逢慧公。自來十載,苦志潛蹤,達摩面壁,仿佛宇風(fēng)。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揮花落,入定云封,佛跡維異,師行維崇。余聆其鋒,語語透宗,虎溪相過,敢附陶翁。游佛跡洞謁慧初大師,率筆志之。賜進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題·康熙丙子年(1696)仲冬。’
【注】:秦宗游,清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康熙十八年(1679)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河南鄉(xiāng)試主考官、翰林院修撰、國子司正等職。
達蓬山佛跡洞因佛跡而聞名,但因歷代人文觀摩留下的痕跡而使其顯得更加豐富和神秘。通觀這三方題刻,筆法端秀、刻畫清勁,章法勻整、氣韻流暢,充分展示了書法藝術(shù)和石刻技藝的完美結(jié)合,實為浙東不可多得的摩崖書法藝術(shù)精品。
《海賦詩》
清·黃宗羲
傴僂入古洞,天光忽天霽。
危石削雙門,蹠痕粲五指。
渾然太古中,豈是開元始。
剝蘚見題名,情親異代魂。
隆興錢集錦,淳熙唐仲溫。
攀蘿復(fù)穿石,勝跡今尚存。
秦渡庵畫像局部(人馬過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