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的當歸四逆湯是知名的食補方子,主要針對血虛受寒,癥見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脈沉細或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組成】
當歸12g 桂枝9g 生白芍9g 細辛3g 炙甘草6g 通草6g 紅棗4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1.血虛受寒,癥見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脈沉細或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方義體會】
“四逆”者,有陽衰、氣逆、血滯之別。四逆湯以回陽立治,四逆散以和解立治,當歸四逆湯則以散寒通脈立治。所以桂枝湯去生姜加當歸、細辛、通草而成.方中當歸養(yǎng)血活血,桂枝、芍藥調和營衛(wèi),細辛溫經通末,通草通經通脈,更以大棗、甘草益中氣、助營血,諸藥配伍,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臨證凡見血虛寒滯、濕痹攣痛之證,皆可得治,故此方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
當歸四逆湯【臨床應用】
1.陣發(fā)性掣痛不休頭痛例:梁×,男,32歲。頭項牽掣疼痛,時發(fā)時止,痛緊則四肢逆厥。多方求治不效.某醫(yī)院認為結核性腦膜炎,屢用鏈霉素及鎮(zhèn)痛藥,頭痛無減。診見:面容蒼白,終夜失眠.怕聲畏光,胸悶不適,舌淡,六脈俱細.處以當歸四逆湯,令服五劑。服四劑后,頭痛漸止。
但有便秘.遂加麻仁12克,繼服六劑而痊愈。
按頭痛之癥,種類頗多。此例頭痛,屬營血久虛,肝不藏血。風寒傷及厥陰所致。常有陣發(fā)性掣痛,精神萎頓,形寒肢冷,脈象沉細兼弦諸癥,故多以當歸四逆湯治之奏效.2.痛經婦女通經者,臨證多見,其癥大致分為兩類,一為血實氣滯,二為血虛寒凝。當歸四逆湯養(yǎng)血驅寒,治療血虛寒凝之痛經,療效顯著。癥見面色蒼白,口唇色淡,四肢不溫,少腹冷痛,月經錯后,經水初來色暗,繼則色淡,腹痛牽及腰背,且有頭暈,心悸,倦怠諸癥,投之無誤。
例:王××,女,37歲。痛經十余年,時重時輕。近年內,月經常錯后,經量較多,色黑,且有血塊.月經前后,少腹抽痛難忍,觸其四肢清冷,六脈皆細。治以當歸四逆湯,令其月經前3至5日,服2劑,連用8個月。服后,該患者痛經得止,經量適常。
3.寒腹痛及寒疝腹痛無論男女,有四肢清冷,小腹抽痛,綿綿不己,服止痛藥不效者,服當歸四逆湯治之定效。
若寒疝腹痛已久,或少腹兩側,或一側下墜抽痛,或睪丸墜痛、陰囊腫脹,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6克,生姜9克,二、三劑可收效.4.肢體麻木素日氣虛血虛,血行不暢,上肢或下肢麻木.癥屬血痹.若針灸不效者,可與當歸四逆湯治之。
例:仝氏,女,87歲。四肢麻木.已半年不能下床活動,面黃肌瘦,四肢不溫,觸之皮膚不仁,其脈沉弦。處以當歸四逆湯,令服三劑。服后,麻木有知,四肢溫和,再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四劑,麻木基本消失,已能下床行走。
5.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例:任××.男,48歲。患者右足趾發(fā)冷,疼痛,趾背紅紫青腫,已四月之久,醫(yī)院診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治與當歸四逆湯,令服五劑.疼痛減輕+下肢漸溫,再與服四劑.疼痛基本消失,跌陽脈已觸及。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初期多見患指(趾)紅紫,麻木,冷痛等癥。與當歸四逆湯治之,既增強氣化功能,促進循環(huán),又通經活血,驅寒止痛.故此癥用之,收效很好。余治此案病例甚多,茲不贅述.6.末梢血管痙攣李××,女,35歲。患者雙手指冷痛麻術一年余.受涼,生氣后痛麻加重,遇冷則手指變白。面色萎黃、神疲懶言,納差,脈細弱,先以當歸四逆湯加黃芪30克,雞血藤20克。間斷服用畢半個月而病愈。
此外,余臨床治療素日畏寒肢冷者,或由此而引起心悸,性冷淡諸癥,服之數(shù)劑可愈。
《傷寒論》中的當歸四逆湯
來源: 瀏覽 1857 次
上一篇:明清官府三班六房指的是什么官職
下一篇:桂枝芍藥知母湯祛濕驅寒食補方子
更多關于 《傷寒論》中的當歸四逆湯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