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雞(Crake) 鶴形目秧雞科的130多種瘦小的沼澤鳥類。形狀稍似雞,翅短圓,尾短,腳大,趾長。秧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這幾種野雞的肉很鮮美,比雞肉好吃,是冬季狩獵鳥。樣子收藏網(wǎng)民俗為你介紹傳統(tǒng)美食秧雞做法大全。
美食秧雞做法大全
冬筍炒秧雞片:一、原料:
1.主料:秧雞脯肉400克,冬筍片100克,雞蛋清1只。
2.調(diào)料:料酒、味精、精鹽、麻油、濕淀粉、蔥末、姜未、豬油、雞湯。
二、制法:
1。將秧雞肉洗凈,放清水中泡30分鐘切片,用料酒、精鹽、味情、雞蛋清和濕淀粉抓勻漿好。把冬筍片放沸水鍋中氽透,撈入涼水中。蔥末、姜末放碗中,加入雞湯、料酒、味精、精鹽和濕淀粉兌成芡汁。
2.將鍋燒熱,放熟豬油燒至三成熱,放水漿好的秧雞片,用手勺撥散,在放入筍片滑透,倒入漏勺瀝油。
3.鍋內(nèi)留余油燒熱,倒入秧雞片、冬筍片立即烹入芡汁,迅速顛炒幾下,淋入麻油,盛入盤中即成。
提示:筍片具有清熱消痰、利隔爽胃的功效。與秧雞相配成菜,具有補虛、益氣、消痰、爽胃的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久瀉、食欲不振、浮腫腹水等病癥。
清燉秧雞:
一、原料:
1.主料:去毛嫩母雞1只(約重1500克).去毛秧雞1只,筍片25克,水發(fā)香菇片25克,熟火腿片25克,淡菜50克。
2.調(diào)料:料酒、精鹽、味精、蔥段、姜片、熟雞油。
二、制法:
1.將兩雞分別斬去頭頸、腳爪,去內(nèi)臟,洗凈。淡菜洗凈后,放入60℃的熱水中浸泡回軟,去掉毛和沙洗凈。將兩雞。燉、肝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一會,撈出洗凈。
2.將兩雞(胸脯朝上)和肫、肝放入有竹墊的砂鍋內(nèi),注入清水淹沒雞身,加料酒、蔥段、姜片及淡菜,武火燒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燜燒3小時至酥爛。取出蔥、姜、竹墊,放入筍片、香菇片、火腿片、精鹽、味精,移至武火上燒沸即成。
提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功效。淡菜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消疹瘤、益陽事、止崩帶等功效。《本草匯言》載“淡菜補虛養(yǎng)腎之藥也。”與小野雞、筍片、香菇、火腿等相配成此菜,具有補虛養(yǎng)腎、益氣養(yǎng)肝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勞贏瘦、胃呆食小、崩漏泄瀉、陽痿、小便頻數(shù)、癭瘤等病癥。健康人食之,可滋補強壯,補髓添精,強身少病。
薺菜秧雞片:
一、原料:
1.主料:凈秧雞肉200克,薺菜末50克,筍片50克,蛋清1只。
2.調(diào)料:蔥段、料酒、精鹽、味精、醋、濕淀粉、麻油獵油。
二、制法:
1.將秧雞肉洗凈,擠干水分,切成薄片,用精鹽、料酒蛋清、濕淀粉攪勻,再加麻油拌和。
2.鍋內(nèi)下獵油燒至四成熱時,把秧雞片入鍋滑開、倒入漏勺。鍋內(nèi)留油少許,將蔥段略煸,放入筍片、薺菜末煸炒后,即倒入秧雞片,加入料酒。
清水、味精、醋、精鹽、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提示:養(yǎng)菜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筍片具有消渴、利水、益氣、爽胃等功效。與秧雞肉柜配組成此菜,具有益脾胃、利水道的功效。
可作為脾胃虛弱、久瀉、浮腫腹水等病癥患者營養(yǎng)菜肴。
秧雞功效和作用
普通秧雞又稱紫面秧雞,為本屬中分布達于古北界的唯一代表。體長約23厘米;體重90~95克。體形略似小雞,但嘴、腿和趾均甚細長,適于涉水;體羽松軟,上體大致為橄欖褐色并滿布褐黑色縱紋;頭、頸和前胸發(fā)灰色,臉側(cè)有栗色過眼紋;下體暗褐色,雜以白橫紋;嘴暗褐色,基部橙紅,嘴長等于腿長甚或更長;腿和腳為褐色,趾間無蹼;翅和尾均短。雌雄羽色相似。飛行時頭頸前伸,雙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種子,兼食昆蟲和小型水生動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以蒲草和蘆葦葉筑巢。巢略呈盤狀。每窩產(chǎn)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細斑。雌雄共同孵卵。雛鳥出殼后滿被黑褐色絨,為早成性。秧雞屬大多夜行,習性隱蔽。普通秧雞在中國東北部以及西部的廣大地區(qū)繁殖。
【藥材名】秧雞
【拉丁名】 Rallus aquaticus Blyth
【名稱考證】水雞,秋雞
【科目來源】秧雞科動物
【藥用部位】秧雞的肉。
【性味歸經(jīng)】《綱目》: “甘,溫,無毒。”入大腸經(jīng)。
【功效主治】治瘺。治蟻瘺。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
秧雞體長約30厘米。頭小:嘴比頭長,基部赤色,先端淡黑。頸長;上體羽毛暗灰褐色,帶黑色斑紋,頭部斑紋尤為顯著。兩翼表面大半灰褐,下體褐色,兩腋具白斑;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間,羽端白色。腳帶赤褐色,前趾頗長,約與嘴等長,趾無蹼。棲息沼澤或近水草叢中。步行快速,不善高飛。食蚯蚓,昆蟲、植物嫩芽等。繁殖于我國東北和河北一帶,遷福建、廣東一帶越冬。
爆秧雞丁:
一、原料:
1.主料:秧雞脯肉150克,熟花生米80克,雞蛋清1只。
2.調(diào)料:味精、自糖、濕淀粉、料酒、精鹽、蔥白、姜末、豬油、雞湯。
二、制法:
1.將秧雞脯肉在請水中漂凈血污,切成丁盛碗,雞蛋清、濕淀粉、精鹽一起拌勻上漿。
2.鍋內(nèi)下豬油燒至八成熱,放入雞丁,用手勺撥散,煸至半熟時撈出。
3.原鍋留余油置旺火上,先放入熟花生米炒1分鐘,再下蔥白、姜末、濕淀粉、精鹽、白糖、料酒、味精、雞湯、雞丁,爆炒2分鐘,將鍋顛簸幾下,起鍋裝盤,澆入豬油即成。
提示:花生米每百克含蛋自質(zhì)27.6克,脂肪45克(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鈣124毫克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本草綱目拾遺》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yǎng)調(diào)氣,清咽止瘧”。與秧雞相配成此菜,具有滋補強壯、健脾和胃、潤肺化痰等功效,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脾胃失調(diào)、咳嗽痰喘等癥。健康人食之,強身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