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國特有的一種五弦或者七弦琴。琴棋書畫之首的就是古琴,伯牙、鐘子期的《高山流水》就是關(guān)于古琴的故事,古琴音域?qū)拸V,音色深沉,余音悠遠(yuǎn),所以古代文人都喜歡古琴的天籟之音。
古琴調(diào)式有35種,按五聲音階定弦,正調(diào)音域有四個八度零一個大二度。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yuǎn)的標(biāo)志,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nèi)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古琴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后來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yīng)秋之節(jié)。次于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yīng)春之節(jié)。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yīng)夏之節(jié)。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yīng)冬之節(jié)。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yīng)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yīng)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到古琴的安靜悠遠(yuǎn)。“靜”可以說是琴音的最大特點,琴音也被稱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這里的“靜”有兩層意義,一是撫琴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二是撫琴更需安靜的心境。
古琴有三種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靜。散音松沉而曠遠(yuǎn),讓人起遠(yuǎn)古之思;其泛音則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則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韻、細(xì)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籟,可以狀人情之思,也可以達天地宇宙之理。
傳世古代古琴
古琴的造型是根據(jù)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劃分為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伏羲式、仲尼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nóng)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鶴鳴秋月式。
唐代
春雷琴·連珠式
九霄環(huán)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式
大圣遺音琴·伏羲式
大圣遺音琴·靈機式
獨幽琴·靈機式
太古遺音琴·師曠式
梅花落琴·仲尼式
老龍吟琴·響泉式
一池波琴·神農(nóng)式
飛泉琴·連珠式
枯木龍吟琴·連珠式
宋代
玉壺冰琴·神農(nóng)式
混沌材琴·伶官式
萬壑松琴·仲尼式
鐵客琴·鳳勢式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
明代
飛瀑連珠琴·飛瀑連珠式
壑雷琴·落霞式
飛瀑連珠琴·飛瀑連珠式
中和琴·列子式
祝公望琴·焦葉式
鶴鳴秋月琴·鶴鳴秋月式
古琴現(xiàn)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
斫琴工藝名家
在漢代及以前:蔡邕(漢代以前,名琴已現(xiàn)世,然斫琴可考者唯蔡邕)
唐代:四川雷氏一族(三代共九位斫琴大家)吳地張越 蜀中郭亮 吳地沈鐐 李勉(皇族)
北宋:朱仁濟 馬希亮 馬希仁 僧仁智 石汝歷
南宋:金淵 金公路 陳亨道 嚴(yán)樽 馬大夫 梅四言
元代:嚴(yán)古清 施溪云 施谷云 朱致遠(yuǎn)
明代:萬隆 惠祥 南昌涂氏(涂明河、涂嘉彥、涂嘉賓等) 錢塘汪氏(汪舜卿、汪舜臣等)
張氏五修(即張敬修、張季修、張順修、張睿修、張敏修)
清代:張之洞等
民國時期:楊宗稷 管平湖 徐元白
現(xiàn)代:吳釗,江蘇 泛川派、虞山吳門琴派,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古工藝傳承人
龔一 上海 廣陵派、梅庵派
劉赤城 安徽 梅庵派、諸城派最后傳人
成公亮 上海 廣陵派
丁承運 河南 泛川派
戴曉蓮 上海 廣陵派
陳長林 福建 閩派
李禹賢 福建 閩派
汪鐸 江蘇 虞山吳門琴派
呂建福 江蘇 虞山吳門琴派
顧澤長 湖南 泛川派
謝導(dǎo)秀 廣州 嶺南派
張子盛 天津 九嶷派 虞山吳氏琴派
陳熙珵 浙江 九嶷派
楊青 北京 九嶷派
徐曉英 浙江 新浙派
李祥霆 北京 后現(xiàn)代派
吳文光 江蘇 虞山吳氏琴派。
古琴藝術(shù)是中國古老文化傳承下來的,值得我們?nèi)ケWo和傳承,讓更多文化得以被下一代知道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