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持”是譯音瓷,有流無把,是印度佛教用來飲水或凈手的器物,瓷器軍持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盛行于宋元時期,明清也大量燒造瓷器軍持。
不同朝代瓷器軍持器型特點(diǎn)
唐代時期的瓷器軍持器型高,腹部飽滿,長頸,管狀短流;
宋代時期的瓷器軍持腹部圓扁,廣口,頸部長而粗,細(xì)長的管狀流。
元代時期的瓷器軍持腹部扁圓,頸部較粗,流細(xì)長。
明代時期的瓷器軍持腹部鼓圓,早期瓷器軍持還是沿用元代細(xì)長流,到了明代晚期,流變成乳突狀流。
清代時期的瓷器軍持基本保持明代晚期軍持的造型,不過多了很多造型特異的軍持瓷器,比如大象造型的瓷器軍持。
瓷器軍持燒造窯口
瓷器軍持從唐代就開始燒造,一直到了清代也有燒造軍持,瓷器軍持燒造窯口窯口有哪些呢?
1.在唐代北方的白窯窯場、湖南長沙窯燒造瓷器軍持;
2.宋元時期的定窯、福建德化屈斗宮窯、泉州的磁灶窯和廣東的西村窯燒造瓷器軍持;
3.明清時期的景德鎮(zhèn)窯燒造瓷器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