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窯。常見在器底刻“奉華”、“聚秀”、“慈福”、“官”等字。始燒于晚唐、五代,盛燒于北宋,金、元時期逐漸衰落。北宋定窯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紋飾以蓮花、牡丹、萱草為常見,畫面簡潔生動。定窯除燒白釉外還兼燒黑釉、綠釉和醬釉。
宋代定窯白瓷鑒別要點
定窯以白瓷為主,胎質(zhì)潔白細膩,釉色白中泛黃。定窯瓷器特別講究器具內(nèi)外的花紋裝飾,有刻花、劃花、印花數(shù)種,到北宋中晚期,刻花技術更趨成熟。
宋代定窯白瓷在匣缽中往往覆燒,北宋中期以后因采用覆燒工藝,其盤、碗、碟等產(chǎn)品口沿無釉,被稱為“芒口”,故鑲有銅釦,以遮蓋盤口的毛刺。
宋代定窯瓷器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
定窯白釉劃花魚紋碗
高10.5厘米,口徑28厘米,底徑12.5厘米
小敞口,弧腹,短斜足。以銅鑲口。通體施象牙白釉,碗心劃魚藻紋,此碗形制碩大,為宋定窯作品中少見之作。
北宋定窯劃花萱草葵瓣口碗
高6.1厘米,口徑21.4厘米、足徑6.6厘米
。北宋定窯劃花萱草葵瓣口碗碗內(nèi)以流暢的刀法刻劃出折枝萱草紋樣,并以粗細兩種刀鋒同時刻劃,形成主要花紋輪廓的另一側有細線相襯,使花紋富有立體感,是北宋后期定窯瓷器中的精品。
北宋定窯白釉印花云龍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