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宮廷里的琺瑯彩瓷器是歷代琺瑯彩最為奢華艷麗的,尤其是乾隆時期的琺瑯彩瓷器奢華至極。
清宮琺瑯彩瓷分兩類,一是瓷胎畫琺瑯(琺瑯彩),一是瓷胎洋彩。洋彩與琺瑯彩,都是采用琺瑯釉,因而長期以來被混為一談,其實(shí)兩者之間從制作地點(diǎn)、繪法、紋飾、題詞、印章、款式等都有所不同;民國以后“洋彩”又常被誤稱為“粉彩”。
琺瑯彩瓷器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復(fù)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集中西風(fēng)韻于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瑯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瑯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
琺瑯彩瓷器特點(diǎn)
1、瓷胎:瓷胎細(xì)薄,修胎規(guī)則,完整無缺,大多為小件,超過一尺大的都少見。
2、造形:多為碗、瓶、煙壺之類的日用小件瓷,和動物擺設(shè)品。
3、底釉:為純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黃,釉面光滑潔凈無疵。
4、琺瑯彩色。色極鮮艷且柔和,很少為純色而為粉彩型偶合色。色種多,同一物上可出現(xiàn)七、八種顏色,多達(dá)十多種。
5、色料特點(diǎn)。每一圖案均由多種色料調(diào)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zhì)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觀。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顯的立體感,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十倍放大鏡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葉上看到極小的開片紋。這一現(xiàn)象用肉眼看不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征。而粉彩則感覺不到有凸出的情況。
6、繪畫與紋飾,琺瑯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瑯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
7、款識:康熙時期的款識有一度是被禁止寫款的。
洋彩瓷器
何謂洋彩?督陶官唐英說:“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瑯畫法”;“圓琢白器,五采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彩”;再釋:“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xì)入神。所用顏料與法瑯色同。”彩必須符下列四要件:
(一)使用了西洋明暗光點(diǎn)裝飾圖案,主要以光點(diǎn)表現(xiàn)圓狀物體;
(二)花卉葉紋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現(xiàn)出枝葉的光影明暗,此一繪法幾乎未使用于瓷胎畫琺瑯上;
(三)人物紋飾明顯采用了西洋明暗陰影透視技法。
(四)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與洋蓮等洋花:部分紋飾應(yīng)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紋飾圖案設(shè)計構(gòu)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