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有明中都遺址和明皇陵,鳳陽明皇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為父母建立的葬地,所以被稱為明代第一陵。
鳳陽明皇陵位于鳳陽縣城西南約7公里處,初建之時占地約2萬余畝,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69年)竣工。明皇陵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為同一制度,明皇陵雖非帝王之陵,但“宮闕殿宇、壯麗森嚴”,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刻工精細,姿態(tài)紛呈,威武莊嚴,栩栩如生,石像生數(shù)量之多,為歷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藝術(shù)風(fēng)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shù)精品。
當時有城垣三重,周長二十八里,其內(nèi)"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shù)百間。歷經(jīng) 600余載,雖經(jīng)多次兵亂,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對(原為三十二對)石象生和皇陵碑、無字碑及墳丘等保存完整。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石象生數(shù)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1982年,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武二年,他下詔在家鄉(xiāng)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總體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內(nèi)有護所、祭祀設(shè)施;又在陵前豎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皇陵碑額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個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親自撰寫,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為了讓子孫后代了解艱辛家世和開創(chuàng)江山的艱難,秉筆直書,歷述家世實情與戎馬生涯,一改歷代帝陵碑刻粉飾夸功、諛墓不實的惡習(xí)。皇皇大著,堪稱一絕。碑文長達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與元末明初歷史的珍貴史料。
鳳陽明皇陵
來源: 瀏覽 1801 次
更多關(guān)于 鳳陽明皇陵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