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山王墓,位于河北定州市境內東郊,漢中山王墓的墓葬規(guī)格高,出土文物豐富。漢中山王墓分布在遍及河北省定州市全境25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大部分墓葬分布在定州市城區(qū)的東部、西部和南部。它是兩漢時期中山國王及上層貴族的墓地,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54至公元184年間。
漢中山王墓現(xiàn)有中山懷王陵、中山簡王陵、穆王陵等漢墓175座,封土最高者30米,一般高5米。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漢諸侯王及貴族墓葬。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境內,是約公元前154年至公元184年間,兩漢時期中山國各代國王及上層貴族墓地。墓葬遍及定州市25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大部分在定州市城區(qū)的東、西、南部。1959年以來先后發(fā)掘了中山簡王劉焉墓、中山穆王劉暢墓、中山懷王劉修墓、三盤山120-122號墓、陵北137號墓等。
。漢中山王墓墓葬規(guī)格高,出土文物豐富。如劉修墓采用“黃腸題湊”葬制,墓主身穿的金鏤玉衣,還出土了頗具文獻價值的《論語》簡冊。劉焉墓發(fā)現(xiàn)的174塊帶文字的石塊,記載了中山國及鄰近郡國的許多地名,對研究中山國的歷史地理有重要參考價值,這些文字還為研究漢字由秦篆向漢隸的轉變提供了實物資料。劉暢墓也出土了銀鏤玉衣兩套及大量精美的金、銀、銅、鐵、玉石器。
漢中山王墓為研究漢代諸侯王墓葬制度以及中山國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河北定州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原始“禪讓”時期,堯受封于此(今定州唐城村)。春秋戰(zhàn)國始有“中山”之名。東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遷都于顧(今定州),公元前380年又遷都靈壽。秦統(tǒng)一中國后,定州仍稱中山國,屬恒山郡。
漢中山王墓位于定州市境內東郊。定州市(定縣)漢時為中山郡,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封其第九子勝為中山靖王,遷都盧奴(定州),中山郡改為中山國,始為漢代的中山國。西漢共續(xù)六王歷經百余年,東漢延續(xù)六代王歷經140年。 漢墓群大部分漢墓分布在城區(qū)東南部。主要墓葬在京廣鐵路東部、定安公路北部。經勘探調查,定州境內原有漢墓281座,其中中山懷王陵、中山簡王陵、穆王陵等已經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精品,為研究漢代中山國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大部分封土已平,現(xiàn)有封土最高者30米,一般高5米。現(xiàn)存漢墓175座,劃定124個保護范圍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