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古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北線上現(xiàn)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遺址。該城建于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政權(quán)時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將馮勝攻破黑城后遭廢棄。至今城內(nèi)還埋藏著豐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貴文書。 黑城,這是一集匈奴、兩漢、西夏、蒙古等諸多文明為一體的集大成者,這是一座古老神秘而又蒼涼的大漠隱者。
黑城古城遺址位于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zhèn)南偏東方向約22公里(東經(jīng)101.147度,北緯41.7647度)處,黑城(又稱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時期,位于居延地區(qū)。因此,黑城屬于居延文明的一部分。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軍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設“亦集乃路總管府”,這里成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樞紐,馬克波羅就是沿著這條古道走進了東方天堂。1372年,明朝征西將軍馮勝攻破黑城后明朝隨即放棄了這一地區(qū),此后黑城便在塵封的歷史里沉睡了的近700年。1886年,俄國學者波塔寧在額濟納考察時發(fā)現(xiàn)了黑城。1908年4月,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在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珍貴的漢文、夏文對照的《番漢合時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這一重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掠奪行徑轟動考古界和史學界。
現(xiàn)存城墻為元代擴筑而成。平面為長方形,周長約1公里,東西434米,南北384米,周圍約1600米,最高達10米,東西兩面開設城門,并加筑有甕城。城墻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約13米的覆缽式塔一座,城內(nèi)的官署、府第、倉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跡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一座,巍然聳立地表。
城墻用黃土夯筑而成,殘高約9米。城西北角建有5座覆體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農(nóng)田的殘貌仍保持其輪廓。沙漠已經(jīng)快將這里吞噬,黑城里面還埋藏有多少珍寶是一個未解之謎,但它給人類帶來的思考絕不應該僅僅是珍寶……雖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紀中期就已成為沙海中的孤城殘址了,但兩千年前開辟的絲綢之路的北線——居延北線,就在黑城附近通過,因而黑城仍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黑城附近還分布著許多與它同時代的文化遺物。有成片的村落遺址,有獨立的農(nóng)舍,有佛教建筑。由于沙化,有不少房舍深埋沙中,有的又從沙中暴露。1963年內(nèi)蒙古文物工作隊曾從沙包中清理發(fā)掘出一座新露頭的廟宇,發(fā)現(xiàn)了一批彩塑佛像,是元代工匠們的杰作。
古城仿佛是百歲高齡的老人,雖然歷盡滄桑衰老不堪,但卻不失積淀百年風度,繼續(xù)著凜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四面城墻兀然而立,四個城門口都有甕城拱衛(wèi),城墻外側(cè)的馬面、敵臺延續(xù)著恪盡職守習慣,夯筑的經(jīng)緯線橫平豎直歷歷在目,蒼黃的夯土在強勁西風和暴虐西北風卷起的漫天飛沙和碎石的煎熬下斑駁不堪。西城墻和北 城墻已為黃沙掩埋,而城中卻再也看不到鱗次櫛比的樓宇殿閣、整齊有序房屋建筑和寬闊筆直的街道,只剩下斷垣殘壁狼藉一片。四個城門已全為堆土封死。只是西城墻靠中部城墻根處,一個高2米多寬約1.5米直通城外的大洞赫然眼前,據(jù)說這是守衛(wèi)城池的將軍最后突圍而走的掘城處。
2001年06月25日,黑城遺址作為夏至元時期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歸入居延遺址項中。